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 |
下列各组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文化典籍可以按照“经”、“史”、“子”、“集”分为四大部分,例如老子的《道德经》就收集在“经”部,《史记》就收集在“史”部。最大的类别是"集"部,收集个人作品的称为“别集”,收录众人作品的称为“总集”,梁朝萧统编的《文选》就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
B.《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它的“简而要,详而博”的叙事风格成为后代的楷模。我们学过的《晋灵公不君》、《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都选自这本书。 |
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与之相对立的则是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派。 |
D.《天工开物》是清代宋应星编撰的一部科技著作,传到西方以后,欧洲人惊叹不已,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其中记载了不少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的工艺技术和科学创见。 |
文学常识填空。
【小题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 、 和 。
【小题2】《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小题3】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体例)。
【小题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
【小题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 、 和 。
【小题2】《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小题3】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体例)。
【小题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
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子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C.李清照——《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少年天才王子安,列“初唐四杰”之首,其余三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骈文《滕王阁序》乃其绝唱。 |
B.人称“东床快婿”的王羲之,以一次雅集后微醺中写下的《兰亭集序》,在文学史和书法史上流芳千古。 |
C.《渔父》选自宋玉等主编的《楚辞》,这是继《诗经》以后又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这里的屈原形象成为司马迁写《屈原列传》的重要素材。 |
D.元杂剧是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由唱、科、白组成。其中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元杂剧按角色分,有旦、末、净、丑等,丑俗称“大花脸”。 |
下列各项中信息对应关系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纪昀等人——经、史、子、集一一《孟子》被收录在“集”部 |
B.科举考试——隋朝——殿试、院试、会试、乡试——范进参加的是会试,中了举人 |
C.《红楼梦》——曹雪芹——贾、王、史、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刘姥姥之口 |
D.《巴黎圣母院》一一雨果一一桑丘、爱斯梅拉达——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B.《左传》是为了阐释《春秋》而写的纪传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
C.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
D.苏轼是影响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以诗歌常见题材入词,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 |
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
B.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有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
D.庄周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逍遥游》是最具代表性的。庄子所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