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小题1】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时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 的对比,抒发了    的感慨。
【小题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京口月夕书怀

(宋)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怎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小题1】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杏花天影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①沔口,今湖北汉口。②清淑,晴和。③桃叶,晋·王献之的爱妾。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
【小题1】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小题2】下片写离情愁苦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醉歌(其九)

汪元量

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①上乱啼鸦。

北人②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释)①万年枝:即冬青树。②北人:这里指元朝士兵。
【小题1】前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诗人在第四句集中写一个细节,有何深意?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小题1】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上阕。
【小题2】下阕描绘了怎样的农村景致?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用典,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修辞格。诗词用典时词语十分简约,这些包含着典故的词语的含义、内容十分丰富。下面对姜夔《扬州慢》用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春风十里”化用杜牧诗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诗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芜残破,表达悲凉痛惜之情。
B.“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这句是说扬州在金兵大举,南侵之时变得破败,面目全非,就算善于游赏的唐代诗人杜牧来到这里也感到吃惊。
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化用杜郎(杜牧)的诗句,反衬今日扬州破败荒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D.“二十四桥犹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荡然无存,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抚今追昔的感情。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联在表现江湖“伟观”的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