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春秋
- 战国
- 西汉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国
- 北宋
- + 南宋
- 岳飞(1103-1142)
- 陆游(1125-1207)
- 杨万里(1127-1206)
- 朱熹(1130-1200)
- 张孝祥(1132-1169)
- 辛弃疾(1140-1207)
- 姜夔(1155-1221)
- 文天祥(1236-1283)
- 邓剡
- 元
- 明
- 其他明代作家
- 近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①,记余戏语。
[注]①靴纹绉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者甚多。他深感厌恶,唯有强装笑脸,自嘲笑得面似靴皮。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请从“戏”字人手,体会作者在戏谑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①,记余戏语。
[注]①靴纹绉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者甚多。他深感厌恶,唯有强装笑脸,自嘲笑得面似靴皮。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笔八字,总括辛氏家族历久不变的门风,刚烈正直,铮铮傲骨,对君国忠心耿耿。 |
B.“椒桂”指胡椒和肉桂,此处象征辛氏族人令小人畏而怯步、避而远之的辛辣品质。 |
C.词人深感辛家不及及其他人家,希望族弟能代表辛门子弟,扭转家族命运,奋起直追。 |
D.“休忆”一句表明词人与族弟感情深厚,此处劝其应专心公务,勿以手足离别为念。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各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步而有童子之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E. 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小题2】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步而有童子之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
B.第二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直接表现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
C.第三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
D.尾联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和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异曲同工。 |
【小题2】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①。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②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②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地展现了作者放荡不羁的一面,也委婉地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和心中的苦闷。
【小题2】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①。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鸠毒②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晋书•刘伶传》载,刘伶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②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溶入酒中,饮之立死。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以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极写作者对酒的渴望与贪恋。接着“汝说”三句,是酒杯对主人责问的答辩。 |
B.“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几句,既惊讶于杯的冷酷无情,又似不得不承认其中有几分道理。 |
C.下片以一“更”字领起,使已软的语气又强硬起来,给人以一张一弛之感。古人设宴饮酒大多以歌舞助兴,而这种场合也最易饮酒过量伤身。 |
D.“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作者深刻反省自己过分沉溺于所爱之酒,以至于酿成灾祸。 |
【小题2】请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梅引
姜夔①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②。漂零客,泪满衣。
(注释)①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腊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②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令萋萋”的句子。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E. 结尾“漂零客,泪满衣”二句,写自己的恋人而今漂流异乡、孤苦无依、泪湿衣襟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的惦念之情,意境凄苦。
【小题2】(小题2)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江梅引
姜夔①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②。漂零客,泪满衣。
(注释)①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腊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②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令萋萋”的句子。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江梅引”,词牌名。“引”表示词的音律特点,意义、用法同《李凭箜篌引》和《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中的“引”。 |
B.“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又见江头梅花,引发了他不尽的相思之情。 |
C.“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情思低徊。 |
D.“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遺。 |
【小题2】(小题2)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由。
清平乐·检校①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②,白酒床头③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查核,此指游览。②社肉:祭神用的肉。③床头:指酿酒的槽架。【小题1】下列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作者写住处山园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邻里关系和睦。 |
B.下阕的“偷”字将一个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
C.这首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朴素清新,不用奇字丽句,没有任何雕饰。 |
D.“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上阕押的是仄声韵,下阕押的是平声韵。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曾为六朝国都。②史正志,字致道,时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④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E. “吊古”之作,大都借以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这首吊古伤今的词作,写得尤为成功,感人至深。写景时,感情色彩极其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
【小题2】词的上片主要抒发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建康:今南京,曾为六朝国都。②史正志,字致道,时知建康府兼建康行宫留守。③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④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 |
B.四、五两句,采用反问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在问答中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 |
C.“宝镜”三句,笔锋又从现实转到历史,词人用寻觅不到“宝镜”、天色将晚、无人劝酒,暗喻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 |
D.最后两句,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用长江风浪险恶,暗指南宋的危局。 |
【小题2】词的上片主要抒发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雨
陈与义(1)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2)手,尽力破忧端。
(注)(1)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2)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E. “日晚蔷薇重”一句是说天色已晚,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
【小题2】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雨
陈与义(1)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2)手,尽力破忧端。
(注)(1)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2)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诗歌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在这里意为晚春。 |
B.“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 |
C.“万里”一句用夸张手法极写诗人凭栏远眺视野之开阔,侧面表现了雨后空气的澄明。 |
D.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 |
【小题2】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E. 本词多处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例如“田田多少”(形容水面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小题2】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词开头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词人曾乘小舟荡漾在荷花丛里,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
B.连绵成片的荷塘中人迹罕至,满目只有荷叶荷花,“水佩风裳”本指美人的衣饰,此处喻指荷叶与荷花。 |
C.下阕首三句承上启下,表明在不知不觉间光阴飞逝,只有荷花还留在原地。词人巧用比喻,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 |
D.天色渐晚,诗人不忍心离去,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挽留自己,表达出词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
【小题2】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 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2】词中“敲遍阑干,拍遍阑干”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但手法运用上却有相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 蒋捷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点明登临,楼台虽小,视野却开阔,词人登楼眺望,内心酸楚忧愁之感油然而生。 |
B.词中“卷帘看”这一动作不断重复,形成复沓之势,表明词人急切望到故乡,以解思念之渴。 |
C.作者创设独特的时空情境,“宽”对应“小”,拉开视野的宽度,“暮”呼应“朝”,拓展时间的长度。 |
D.下阙写春天寒气袭人,让人难以安歇,词人不堪忍受春寒,故站在月下面对洁白的梨花双眉紧蹙。 |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繚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莱。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词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小题2】(小题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作简要赏析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繚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莱。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词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战乱历史,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
C.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言浅意深,读来韵味十足。 |
D.本词上片言老,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下片言老,则是真言自身年岁已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