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陈与义(1)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2)手,尽力破忧端。
(注)(1)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2)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
A.诗歌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在这里意为晚春。
B.“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
C.“万里”一句用夸张手法极写诗人凭栏远眺视野之开阔,侧面表现了雨后空气的澄明。
D.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
E. “日晚蔷薇重”一句是说天色已晚,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
【小题2】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23 03:0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丞相留忠斋①书》
(宋)谢枋得②
夷、齐虽不仕周,食西山之薇,亦当知武王之恩;四皓③虽不仕汉,茹商山之芝,亦当知高帝之恩;况蒸藜含粝于大元之土地乎?
大元之赦某屡矣,某受大元之恩亦厚矣。若效鲁仲连蹈东海而死则不可,今既为大元之游民矣。庄子曰:“呼我为马者,应之以为马;呼我为牛者,应之以为牛。”世之人有呼我为宋之逋播臣者,亦可;呼我为大元游惰民者,亦可;呼我为宋顽民者,亦可;呼我为大元之逸民者,亦可。为轮为弹,与化往来;虫臂鼠肝,随天付予。若贪恋官爵,昧於一行,纵大元仁恕,天涵地容,哀怜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见大元乎?……
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生称善士,死表于道曰:“宋处士谢某之墓。”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感恩感德,天实临之!司马子长有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先民广其说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公亦可以察某之心矣。
(注)
①留忠斋:留梦炎,号忠斋,南宋末年人,中进士,恭帝时官至左丞相,宋朝灭亡,降元,又做了大官。宋时曾为谢枋得的老师。
②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以身殉国。
③四皓:指汉朝的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甪里先生周术四位隐士,他们原是秦博土,因逃避暴秦而隐居商山,采芝而食。汉高祖请他们出仕,皆不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皓虽不仕汉,商山之芝 茹:吃
B.若鲁仲连蹈东海而死则不可   效:效仿
C.死于道曰  表:表彰
D.天实之    临:面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虽死日    而用流俗人
B.若效鲁仲连蹈东海死则不可   人无信,不知其可也
C.呼我为宋顽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呼我马者  北冥有鱼,其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伯夷、叔齐、商山四皓来自比,特别强调两个“不仕”,成为一篇立意的主脑。
B.留梦炎是谢枋得的老师,现在是元朝的丞相。十分器重谢枋得,所以举荐他,谢枋得坚决拒绝,作者由于当时环境所迫,有些话没法直接说,所以作者的本意与字面意思未必一致,或反话正说,或言在此而意在彼。
C.文如其人,这封信写得恳挚、刚强、沉痛,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坚守气节、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谢枋得对留忠斋不屑一顾。
D.文章结尾作者引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话,表明死有轻重悬殊,关键在于义,接着又引祖辈们的话来扩展司马迁这句话的意思,表明自己已错过慷慨赴死的时候,仍然苟活着是对宋朝仍抱有很大的希望。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子曰:“呼我为马者,应之以为马;呼我为牛者,应之以为牛。”
②若贪恋官爵,昧於一行,纵大元仁恕,天涵地容,哀怜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见大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