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柳永(约971-1053)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 贺铸(1052-1125)
-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薛居正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梦中的欢乐情景与梦醒后的凄清和失落形成对比,含蓄表达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感。
【小题2】赏析“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表达的精妙之处。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写词人的失落之感。 |
D.下片前两句为虛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
【小题2】赏析“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表达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伴云来(天香)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骎骎:马快跑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E. “赖明月”三句写词人希望明月能陪伴自己飞回当年与伊人的欢会之地,表达了词人客居他乡一心想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小题2】请简要赏析上片中“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三句中的“络”“逦迤”两个词语。
伴云来(天香)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骎骎:马快跑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烛映”两句细致地描写了烛影摇曳、蛩声颤抖的客舍环境,而“共苦”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呈现了词人愁苦的心境。 |
B.“不眠”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用想象的手法描写因思念征人而夜不能寐的闺妇挥杵捣衣,侧面烘托了词人对伊人的思念。 |
C.“惊动”两句用倒装的形式、比喻的修辞表述时光如奔马,以此表现时序变化之快,表达了词人内心的震惊和对人生的感慨。 |
D.“当年”四句叙写了青春幻想在生命历程中破灭的状态,“幽恨”句含蓄地将自己因今昔之落差而引发的遗恨情绪表露出来。 |
【小题2】请简要赏析上片中“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三句中的“络”“逦迤”两个词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人南渡
贺铸①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②,迎顾。整鬟顰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E. 本词的语言特色十分鲜明,通过意象和画面呈现出了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小题2】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人南渡
贺铸①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②,迎顾。整鬟顰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作开篇用“兰”“芷”“汀洲”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并交代了地点,为下面的描写和抒情做了铺垫。 |
B.上阕写了女子形象,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语句,将女子形象形容为凌波仙子,步态轻盈。 |
C.“人南渡”既是词牌名,也是上阕结句,在词中对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D.“半黄梅子”两句与贺铸《青玉案》的“梅子黄时雨”,都用了“梅子”意象,目的是直接写夏季到来。 |
【小题2】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②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③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②病来,病愈之后。③黄华,菊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E. 本诗突破常见的“起承转合”模式,将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十分灵动;末句以景结情,含无尽之意于言外。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②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③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角的城隅之上,由苏轼命名。②病来,病愈之后。③黄华,菊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以轻雨将住、蝉声起鸣起兴,以蝉的“得意”烘托自己病愈后的愉悦心境;次句由“听”转“见”,心境也由愉悦转为感伤。 |
B.诗歌颔联写自己病愈之后频频饮酒不知满足,以此自娱;梦醒后倚楼遐思,心中充满温情,与题目中的“快哉”一词相合。 |
C.诗歌颈联从上联的忆想回到现实,倚楼所见,夕阳之下,鸦投古刹,芳草萋萋,营造出凄迷的意境,情景交融。 |
D.诗歌尾联“秋风发上生”化用了李贺“秋夜明,秋风白”的诗意,既指鬓发斑白,也让人顿生清冷之感,用语新颖蕴藉,不落俗套。 |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一是
【小题2】赏析“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表达的精妙之处。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一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写词人的失落之感。 |
D.梦中的欢乐情景与梦醒后的凄清和失落形成对比,含蓄表达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感。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人南渡
贺铸①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②,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E. 本词的语言十分有特点'通过对意象和画面的细致描摹呈现出了一派浓墨重彩、盛丽婉腻的艺术风格。
【小题2】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人南渡
贺铸①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②,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①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②罗袜尘生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其句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词作开篇用“兰芷”“汀洲”等意象渲染了气氛,并交代了地点,为下面的描写和议论做了铺垫。 |
B.下阕写女子形象,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的语句,将女子形容为凌波仙子,步履仪态轻盈。 |
C.“人南渡”既是词牌名,也是上阕中的词句,对词人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D.“半黄梅子”与词人《青玉案》中“梅子黄时雨”都用“梅子”意象,点明了诗歌写作时间为夏季。 |
【小题2】词的下阕抒写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E. 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小题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
B.“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 |
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
【小题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黄华:菊花。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E. 综观全诗,颔联中“无限情”包含了诗人思归而不得归之憾、多病之愁、迟暮之感和失意之恨。
【小题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黄华:菊花。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以雨后蝉鸣比兴。诗人病愈登亭,心情轻快,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的鸣叫。 |
B.颔联极写归思之深、之切。因生病不得不停止饮酒,所以,浓重的乡愁只能借归乡梦暂得缓解。 |
C.颈联下句,化用白居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而来。白诗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喻别情之盛;贺诗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暗喻失意之恨。 |
D.“秋风发上生”化用李贺的“秋风白”一句却更为新巧,不仅指秋风吹白了头发,又有秋风萧萧的萧瑟之感,暗示诗人凄冷的情怀。 |
【小题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青玉案》词上片中“凌波不过横塘路”语出三国 (填写作家名)的《洛神赋》中:“ ,罗袜生尘”(2分)
(2)《青玉案》整个上片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女子,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词都堪称写“愁”的经典,尤其是下阕的渲染,有人评价说贺铸词中的“愁”要比李后主词中的“愁”渲染得更充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并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青玉案》词上片中“凌波不过横塘路”语出三国 (填写作家名)的《洛神赋》中:“ ,罗袜生尘”(2分)
(2)《青玉案》整个上片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女子,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词都堪称写“愁”的经典,尤其是下阕的渲染,有人评价说贺铸词中的“愁”要比李后主词中的“愁”渲染得更充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并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小题2】词的下片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踏莎行
贺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荷花所处环境,绿柳环绕,鸳鸯双憩,衬托出荷花的幽独。 |
B.词作既表现了荷花无人欣赏的寂寞,也抒写出芳华零落的悲苦。 |
C.词作运用双关、拟人等多种手法,既写荷花处境,也咏荷花情怀。 |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怀,情景交融,呈现出柔婉曲折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