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徒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谴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起笔三句描写夜雾笼罩下一片凄迷的景象:楼台消失,渡口隐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表现词人内心的怅惘和迷茫。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用“可堪”二字领起,选取典型意象“孤馆”“杜鹃声”“斜阳暮”等描写词人不胜其悲的羁旅生活。
C.“驿寄梅花”三句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人之情,但亲友的馈赠和来信并不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只能增加离愁别恨而已。
D.“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词人无理而问,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词人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直接表达了对不幸命运及现实政治的不满。
【小题2】“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分析“砌”字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虞 美 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开篇“和露”两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作者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与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E. 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小题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漠漠”者,弥漫、轻淡也;“轻寒”者,薄寒也;“上”字婉妙地写出淡淡愁思正随薄薄春寒悄无声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
B.“晓阴”写一大早起来就是春阴笼罩,天气冷得像深秋。“无赖”看似诅咒天气,实则流露出主人公的寂寞和百无聊赖。
C.下阙一二句比喻新奇,用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找到“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之间“轻”和“细”的共同点。
D.在结构艺术上,下阙结句可以看作与前两句形成时序的倒装,说宝帘被银钩高高挂起,不经意中瞥见帘外的飞花丝雨。帘内是愁情,帘外是愁境。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小题1】从段数看,这首属于词中的□□,作者是__________。
【小题2】鉴赏“砌成此恨无重数”妙处。
这种表现感情的手法的典型例子还有《西厢记·长亭送别》的___________(默写相关句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 庭 芳

秦 观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军。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注)①忘形:不构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②生涯:生活。③尘劳事:佛家语,谓扰乱身心的俗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红蓼为水草,多生水边,花淡红,诗人把它的花叶繁盛跟黄芦叶乱进行了对比。
B.“皓月”即明月,与《岳阳楼记》中“皓月千里”的“皓月”都表现思乡之情。
C.“丝纶慢卷”一句描写了重的时的风平浪静,与前面的“悠悠过”形成了照应。
D.全词先写景后写人,写景则色彩分明,有立体感;写人则生动形象,突出个性。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青春易逝,往往使人感春伤别。
B.“当日事”只剩下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水空流”表达了深长的惆长:一切都记忆犹新,但人已天各一方。
C.少年既风华正茂,又多愁善感。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悠悠长恨,将词人的家国之愁融注其间。
D.此词的上片由杨柳勾起回忆,产生离愁;下片写年华易逝、愁情别恨。全词于清丽淡雅中,蕴含着凄婉哀伤的情绪。
【小题2】词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日

秦 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湖 上

方 岳

连天芳草晚萋萋,蹀躞花边马不嘶。

蜂蝶已归弦管静,犹闻人语画桥西。

(注)①邗沟:江苏扬州附近的古运河。②蹀躞:小步行走。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诗前两句通过落霜、清水、寒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水上秋夜图。
B.秦诗第二句中的“明”字,写无数寒星倒映水中在船边闪烁,意境幽清明净。
C.方诗第一句写湖边茂盛的芳草连接天际,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派凄清景象。
D.两首诗虽然写于不同的季节,但都能抓住景物特点,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小题2】两首诗的尾句都写到了“人语”,其作用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