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徒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谴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起笔三句描写夜雾笼罩下一片凄迷的景象:楼台消失,渡口隐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表现词人内心的怅惘和迷茫。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用“可堪”二字领起,选取典型意象“孤馆”“杜鹃声”“斜阳暮”等描写词人不胜其悲的羁旅生活。
C.“驿寄梅花”三句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人之情,但亲友的馈赠和来信并不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只能增加离愁别恨而已。
D.“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词人无理而问,郴江之水已经注入了词人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直接表达了对不幸命运及现实政治的不满。
【小题2】“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分析“砌”字的表达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03 03:52: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游龙井记

秦观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此,事见《图记》。其地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以为泉。浙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岸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①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口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辩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②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风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淅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

(注)①靡曼:美丽。②咒:祷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地西湖之西   当:在
B.高而望之 乘:趁着
C.而不以为泉     克:能够
D.自天竺讲事     谢:辞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方士葛洪尝炼丹此 不幸吕师孟构恶
B.纳光景涵烟霏    是知其不可为之者与
C.资阴阳之和,养其源 先国家之仇而后私仇也
D.龙井其尤者 师道之不传久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游龙井,作者并不限于描绘美景,借元静法师之口评议其品德:像西湖一样立场坚定,像钱塘江一样威武不屈。
B.作者认为泉水是山川精气所发,钱塘一带的美景为绚丽多姿的西湖、汹涌澎湃的钱塘江潮所诱所迫,故而不能产生泉水。
C.作者从淮南到浙江探望父母,经过钱塘,到山中拜访元静法师,元静法师送他到风篁岭上并嘱咐他为龙井写些文字,作者有所触动写了此文。
D.文章中人们对龙井是神灵之口有所怀疑,后有人见到过有龙显灵,所以深信传说真实可信,龙井之名也因此名闻天下。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2)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