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

纳兰性德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注释]①玉虎:井栏上的辘轳。金井:有雕饰的水井口围栏。②啼鴂:杜鹃鸟啼鸣,其声似“不如归去”。
【小题1】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玉虎牵金井”写在雕饰华丽的水井栏上,只有辘轳静静地吊着,渲染环境的清幽舒适。
B.“怕听啼鴂出帘迟”中的“怕”,既害怕远方的人出事,也含有浓浓的失望、郁闷之情。
C.本词从看到梧桐影的白昼写到风定月西斜的夜晚,时间跨度长,极言主人公郁闷之深。
D.本词灵活地运用了衬托手法,既有正衬,也有反衬,有力地增强了词句的表达效果。
E.“待将幽忆寄新词”一句由实转虚,想将心事写在诗行里,寄意于月下静立的芭蕉中。
【小题2】从整首诗来看,“此恨谁知道”中的“此恨”包含了哪些情意?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金)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①三门津:三门峡。黄河流经此处,分成鬼门、神门、人门三股急流。时值蒙古军队南下,词人躲避战乱至三门峡一带。②一峰:屹立于中流的砥柱山。③ 燃犀下照:传说晋人温峤曾点燃犀角照见江中水怪。④ 佽飞:春秋时勇士,曾入江刺杀蛟龙。
【小题1】上阕前七句,词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三门峡的自然奇观?
【小题2】赏析词中画线句的精妙之处。
【小题3】简述下阕词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A.上片写大队人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向山海关方向进发。
B.下片写塞外风狂雪骤,而这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在故乡是没有的。
C.整首词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D.“夜深千帐灯”是以乐景衬伤情,万家灯火勾起了征人愁肠百转的思乡之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从梦醒起笔,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寒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中。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每当边草变白大雪飘飞的时候,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一封家信或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的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白搭。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曹雪芹
[清]敦敏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狂歌悲遇合,秦淮残梦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醄①白眼斜。
注:①酕醄:máo táo,大醉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A.首句写景,为下面所写“门巷”提供了一个美丽的背景。薜萝门巷,是说曹雪芹的住所,门上墙上攀缘着绿色的薜萝。“足烟霞”是指这里常有烟霞雾霭,宛如神仙境界。
B.颔联写曹雪芹经常离家出游,或居于山间,或留于僧舍充满诗意的生活;下句写卖画喝酒,与李白在《将进酒》中用“五花马、千金裘”换酒的情境是一致的。
C.“秦淮残梦忆繁华”,是说曹雪芹从前的那种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它们只停留在曹雪芹的残梦与记忆之中。
D.尾联上句的“新愁旧恨”,指曹雪芹心中种种不快,“知多少”虽然似乎是在发问,其实表达的是很多的意思。这句诗实际上是说,心中的愁恨多得不知道有多少。
E. 尾联下句用“白眼斜”一词,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曹雪芹因愁苦太多,而喝的酩酊大醉的情形,令人心中自然产生对其遭遇的同情。
【小题2】诗人运用哪些手法来刻画曹雪芹的形象?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圆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描绘穹帐依山势而建,落月寒光斜照的场景,渲染凄凉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B.“梦回孤客尚天涯”着力描绘梦境,引发读者想象,“尚”凸显无可奈何的心境。
C.颔联写草白雪飘之时,北雁南飞,衰老的自己却眼看黄榆,耳听悲笳,无限愁苦。
D.“夜夜笳”与“落月斜”既照应标题的“夜”,也暗示诗人孤寂惆怅,难以成眠。
E. “风云不断北庭沙”描写风云变幻、飞沙走石之景,“风云”象征着人生的苦难。
【小题2】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定海城陷
姚 燮
蜃雨濡军帻,狞飙拉将旗。
饮泥怜久饿,摩壁誓同危。
路绝晨嘶马,云昏夕堕鸱。
衔恩持死力,力尽死何辞!
【注】①1841年9月底,英军再次进犯浙江定海。驻定海的葛云飞等三总兵率兵浴血奋战。因连日阴雨,军士们奔波泥淖中,又因粮食筹措不及,常常要忍饥作战,坚持了6天,最后失败,三总兵壮烈殉国。②蜃雨:蜃,大蛤蜊,古人以为它能够吐出云气,形成海市蜃楼。这里指连日的阴雨。
【小题1】本诗写定海城陷之悲,请概括诗中写了哪些悲。
【小题2】有人说“饮泥怜久饿”中的“怜”字直击人心,请赏析其妙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各项对古诗《行行重行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A.这首诗情真意切,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开篇两个“行行”,道尽了两人离别日久,相距遥远。
B.“万余里”“天一涯”“阻且长”突显了音信阻隔,重逢不易,表达了主人公对会面遥遥无期的绝望之情。
C.“胡马”二句是说胡地的马总是依恋北风,南方的鸟总在朝南的枝上筑巢,表达了对游子的期盼与思念。
D.“思君”四句表现了相思之苦与年华流逝之叹,结尾用昂扬的诗句表达了保重身体、期待重逢的美好愿景。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忆王孙
(清)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夜潮。
(注)此词作于三藩之乱期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的“西风一夜”写时间之久,让人不自禁浮想出芭蕉虽未凋尽,却也满目疮痍的画面
B.第二句“倦眼”点名已是深夜,秋夜里作者说自己难以抵挡孤独之感
C.第三句的“强”字透露出作者也需浊酒将心情打发,以酒浇心中之愁。
D.“读《离骚》”表明当时作者羁旅漂泊之情,并含有思乡之意。
E. 末句直接抒情,写理想抱负无处施展,前途无路,心潮澎湃,如湘江日夜奔流。
【小题2】首句“西风一夜剪芭蕉”中的“剪”字有何妙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