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你从雪山起来,

春潮 ;

你向东海奔去,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小题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小题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________(bǔ  pǔ) ________(rǔ  lǔ)
【小题3】这段话作者运用了________手法。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②飞鸿:天空中的鸿雁。③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④红叶:枫叶。

【小题1】这首曲子中“______”“______”两个关键词点出时间是傍晚。
【小题2】这首曲子在景物的选择上动静结合,其中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都是静止不动的,唯有“______”在动,增添了情趣。
【小题3】这首曲子运用表现色彩的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作者笔下的秋景美丽而有韵味。
【小题4】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一组景物的特点是(_____),后一组景物的特点是(______)。a.明朗、清丽;b.热烈、向上;c.宁静、孤寂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元]白 朴     [元]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
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
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①枯藤:枯萎的枝蔓。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③人家:农家。④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⑤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⑥瘦马:骨瘦如柴的马。⑦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⑧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小题1】“飞鸿影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两首元曲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但全曲中并无一个“秋”字,而是用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天净沙·秋》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身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B.《天净沙·秋思》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选用“枯藤”“老树”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C.这两首元曲都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作者运用“孤村”“落日”“残霞”“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表现了寂寞、无助的内心世界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把词句补充完整。
【小题2】文分段,词分阕。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_,后一部分叫_________________。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首词一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作者重点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
【小题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古诗大厅。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小题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____),“亡赖”的“亡”读音是(____)。
【小题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的清新优美。
【小题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补全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妤,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_。

【小题1】补全词,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正确内容。
【小题2】本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词牌名。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小题4】词的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_________。最后一句中“______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古诗词阅读。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如尘,只有香如故。

【小题1】这两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小题2】下列哪一诗句与“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一样写出了梅花不争名利、谦虚的本性(  )
A.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D.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小题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首诗词主要通过对冬季梅花的描写,以梅花喻人,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B.这两首词写了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梅花的身上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C.第二首诗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发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课外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①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②,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③,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④,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⑤,低绮户⑥,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⑦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⑧。

(注释) ①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②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③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④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⑤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⑥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⑦但:只。⑧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小题1】这首词是诗人写给_______,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
【小题2】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小题3】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与欣赏

(甲)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乙)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小题1】下列对“凌寒独自开”中的“凌”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畏惧B.欺凌C.等待D.冒着
【小题2】甲诗前两句赞美了梅(  )的气概。
A.挺直高洁,正直无私B.芳香四溢,脱俗超群
C.坚韧挺拔,勇往直前D.美丽动人,楚楚可爱
【小题3】乙词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歌颂了梅的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把下面这首词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ト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小题1】把上面这首词补充完整。
【小题2】在这首词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请分别写出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小题4】诗歌讲究诗中有画。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咏雪、咏梅的篇章。请你各写出一句,并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