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间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小题1】开凿居庸关隧道用________办法,原因是________。
【小题2】开凿八达岭隧道用________办法,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结合本段,回答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内选文,完成练习。
水是野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________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________,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_______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______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它请树木大叔帮忙,几棵大树往索溪身上一________,反从它身上________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
【小题1】在选文的横线处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小题2】选文先总写索溪峪水的特点——________,接着从索溪的野性美、溪水与________相依相绕的曲折美来具体描写。
【小题3】选文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索溪“________”的特点。我们能想象到行走在曲折的索溪边,看着这调皮可爱的溪水,游人们的心情是________的。
【小题4】把下列语句整理成关于“索溪峪”的两条宣传语。(填序号)
①奇山异水索溪峪 ②享回归自然之情
③赏索溪峪“野”景 ④物“野”人“野”自然情
第一条:__________ 第二条: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 )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灼得熟透了。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的智慧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如此勤勉地奔忙呢?

选自第3课《草虫的村落》)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 )( )   娇小( )( )   
勤勉( )( )   僻静( )( )
【小题2】从画“    ”句子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片段中的( )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小题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灼得熟透了。”这句中的“——”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表示转折
【小题5】片段中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你能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交流些什么呢?把它们交流的内容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内选文,完成练习。

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①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辩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小题1】用“   ”画出选文的总起名。
【小题2】句①是作者的______,句②是作者的______。
A.观察B.想象
【小题3】句②中两个“流进”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文中的词语填空:雨中的绿色水淋淋的,绿得______,绿得______,非常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课文的片断,回答问题。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小题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面对着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我最棒。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 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 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 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 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 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______________ ”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_____ (先概述再具体叙述 先讲原因再讲结果) 。
【小题3】把具体描写“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的句子画上”  ”。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临死前的严监生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再不回头:________。
②一声不倒一声:________。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
【小题3】根据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说说他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________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在这个片断中他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的形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古时候,人们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到了近代,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逐渐问世,世界上有了邮政系统,信件、报刊都可以通过这些交通工具运往世界各地。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发明了电话。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信息传输比以前更方便快捷了。

【小题1】选文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信息传递的。
【小题2】选文中“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诗句出自晋代陆凯的《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小题3】比较古代和现代不同的传递方式,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
【小题4】判断对错。 
①写信是古时候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  )
②近代,信件、报刊可以通过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来传送。(  )
③QQ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
④当今社会,电话是最经济、实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输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 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小题1】选文所讲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B.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C.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
【小题2】“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马上就有攻打曹军的武器,又可以打胜仗了。
B.诸葛亮答应造箭。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陷害他的目的了。
【小题3】诸葛亮答应在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  )。
A.他很有才干战,有把握完成任务。
B.他害怕周瑜。
C.他一心为公,忠心报国。
【小题4】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为什么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cháo  zhāo)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小题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zài  zhài) ________(cháo  zhāo)西
【小题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漫 幔)________天 靠________(进 近)
【小题3】“诸葛亮笑着说:‘……’。”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表现在(   )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是神仙,能掐会算。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