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输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 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小题1】选文所讲故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水上交战,用弓箭最好。
B.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C.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
【小题2】“周瑜很高兴”的原因是(  )。
A.马上就有攻打曹军的武器,又可以打胜仗了。
B.诸葛亮答应造箭。
C.以为诸葛亮上了圈套,可以达到陷害他的目的了。
【小题3】诸葛亮答应在三天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的原因是(  )。
A.他很有才干战,有把握完成任务。
B.他害怕周瑜。
C.他一心为公,忠心报国。
【小题4】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为什么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诸葛亮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10 11:1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课外阅读。

国粹汉字(节选)

我们说汉字是国粹,其一,是它载负着厚重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当初自仓颉造字,汉族的心灵、祖先的记忆与希望以及纷繁各异的大千世界方有了着落和寄托。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风雨日月光,各成一世界。比如一个“雨”字,古神州天颜的千变万化、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等便悉在其中了。我们看到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五千多年来,多少往事都已如淡烟流水,模糊于历史的尘埃中,唯有雍容厚重的汉字,虽几经磨难却愈显圆润,几经坎坷却更加成熟,而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兴衰,显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坚强不息的生命力。

其二,是它的形体之健美。比如一个“水”字,雨水或点点滴滴,或滂滂沱沱,或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英文也好拉丁文也好所能胜任的?端庄工整、四满方正的________是汉字,它点点如桃,撇撇如刀,提、按、行、顿如松如钟,沉着稳重,是中华民族人格精神的象征与写照;体势放纵、连环回绕的________是汉字,它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化多端,使人如立高山之巅,心胸旷达,神情潇洒;笔画一波三折的________是汉字,它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充满了线条美和柔性美,且又形象丰富生动,书写从容自然酣畅;行笔缓留、结构紧密的________是汉字,它笔画分布均匀对称,平直安稳,给人一种团聚友爱的精神享受;书写便捷、灵活多变的________是汉字,其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顺势而为,一带而过,观之使人赏心悦目,如饮醍醐。

其三,是它内涵的丰富与深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的音律跳跃的是“字字敲得响”的声韵美;“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独特的回文诗咏出的是一唱三叹的精妙;以及“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爽、“夜长衾枕寒”的感伤、“长河落日圆”的凄然……总之,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可以寄寓于汉字。能让二八女子执红牙檀板轻唱悲欢离合、风流韵事的是汉字;能使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琵琶吟诵黍离之悲、亡国之痛的也是汉字,试问世上有哪个国家的文字能有如此之深厚内涵?

【小题1】将“隶书、楷书、草书、小篆、行书”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小题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磨难——(________)    厚重——(________)
【小题3】我们说汉字是国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用了许多叠音词,请把它们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此文,你对书写好汉字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