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常说的“拦路虎”是指________,课文中所说的“拦路虎”是指________。
(2)查字典有三种方法:不知读音的可用________;会读不知意思的可用________;独体字或难检字可用________。
(3)课文告诉我们要扫除“拦路虎”,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快乐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沮丧。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   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花时间多读。只要是报纸、杂志、小说,也无论是短篇、中篇、长篇,她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样学习,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读一边记。同时,她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小题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词。
【小题2】用“________”画出具体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小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标下划线的字。
①费:________   ②光:________
【小题4】根据徐特立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乡亲们想念嫦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奔月》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以下人物。
①嫦娥:________   ②后羿:________   ③逢蒙: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十几遍,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 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 想啊 改啊 改啊 想啊 悯农 诗终于写成了 其中一首是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加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小题1】给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小题2】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通过记叙李绅在艰苦的环境中________的事件,赞扬李绅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的写作态度。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用脑想,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hú 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废 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 像)。这使他十分苦(恼 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有问题。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 衷)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读几遍,这样要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话,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书记不住,(    )因为记性不好,(    )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从此以后,他改变了读书方法。每读完一本书,就想想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有几个主要问题,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小题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字,打“√”。
【小题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小题3】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1)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陈正之后来是怎样读书的?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小题5】读了这则故事,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他坐着马车往北走。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 到楚国去。”朋友很奇 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强,盘缠带得越多,他离楚国也就越远了。

【小题1】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听别人的劝告。
B.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盘古开天辟地》选段,回答问题。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巨大——(    )    辽阔——(    )    茂盛——(    )
【小题2】本文是一个神话故事,并且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开天辟地”,下面这些成语故事你能补充吗? 
(   )填海 (   )射日 (   )追日
【小题3】这两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
避役
避役生活在热带丛林中,是一种树栖爬行动物,又名变色龙。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仅有一种普通避役栖息在欧洲的西班牙南部。
避役的眼睛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即两个眼球能“各自为政”,互不牵制地朝着不同的方向转动。比方说它左眼向上和向前张望的同时,右眼则可以向下向后看,互不干扰。反过来,左右两只眼睛的定向观测分工也可以对调互换。避役这独特的眼睛能力,使它能够在身体纹丝不动的前提下眼观六路,尽收八方蛛丝马迹和风吹草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它捕食昆虫的成功率。细心观察的人不难发现,避役在悄无声息地接近昆虫猎物时,它会用一只眼睛专注于猎物,而用另一只眼睛寻找攻击猎物的捷径。
避役不仅有具有特异功能的双眼,还有善于攀缘树干的脚掌和尾巴。它尾巴细长,能缠绕在树枝上;四肢细长,脚趾对生,犹如钳子一样牢牢地钳在树枝上。它能在树木的枝干上自由行动,且相当敏捷。
避役捕食,扣人心弦。它的长舌通常处于一个卷缩状态,一旦遇到战机,舌头就会闪电般地从嘴里喷射出来,舌到之处,猎物十拿九稳。
避役具有设身处地地变换身体颜色的本能。这是因为在它厚厚的真皮层中有一个特定的“色素细胞库”,颜色变化取决于光线、温度以及情绪等。它能变成绿色、黄色、米色或深棕色,这样随环境色彩的刺激而改变自身的色泽,能有效地保护自身免受对手的攻击。
【小题1】避役生活在________,又名________。短文描写避役,分别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小题2】避役的眼睛具有一种特异功能,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异功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避役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蔽自己。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读句子,完成练习。
“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
【小题1】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转折C.表示话语的中断
【小题2】这句话写变色龙的舌头________、捕食速度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变色龙外形奇特,课文中进行了这样的描述:________的头上长着________的嘴,________,凶相________。身躯________,隆起的________,腹部________,尾巴________。
(2)变色龙之所以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捕获到食物,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