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短文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①轻(yínɡ)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②(mù)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

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 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③娇(nèn)的

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个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小题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①轻(yínɡ)
②(mù)色
③娇(nèn)
【小题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5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混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小题1】第1段中划线的语句说明了黄河的特点是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小题2】用简明的语言表述黄河流域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第4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第3段开头的“相传”相传和第4段第一句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请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本文为什么用摇篮比喻黄河?请用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了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枯萎的芭蕉。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里一定不好受。”老师深情地望着学生肯定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师生在桌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本作文,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着:“我长大也愿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小题1】在第二自然段结尾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2】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厉害——( )   哺育——( )
写反义词:枯萎——( )   和蔼——( )
【小题3】本文运用了 写作手法。 “老芭蕉”比喻 “小芭蕉”比喻  。
【小题4】文中歌颂了人民教师的哪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鹅的故事(节选)

这时,别的天鹅似(sì  shì)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féng  fèng),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kū  kuō)窿的边缘(yán  yuán)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小题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________(sì  shì)乎 小缝________(féng  fèng)
________(kū  kuō)窿 边缘________(yán  yuán)
【小题2】“破冰勇士”指的是________,说它是“破冰勇士”的原因是________
【小题3】天鹅群“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仿佛是它们齐心破冰的________
【小题4】看到天鹅群齐心破冰的场面,我们会想起“________”等名句。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纪念

毕加索在希特勒德国军队进入巴黎之后,没有受到这些侵略者的扰害,这真使他和他的朋友惊异。其实这完全是因为德国宣传部想把这件事作为在国外大吹大擂的资本。

后来希特勒德国军官和大兵不时造访毕加索的工作室。毕加索一语不发地接待这些不速之客,一语不发地领着他们东看西看,临走的时候送给他们一张复印的纳粹飞机炸毁巴斯克人的奎尔尼加市名画,然后他只说了一个词,而且总说这一个词:“纪念!”

有一天,一个德国秘密警察的警官去看毕加索,他把这样一张复印的画儿给毕加索看,问道:“这是您作的吗?”

“不是。”他摇着头,同时反驳说,“这是你们作的。”

这个特务完全听懂了;也许没有听懂毕加索的回答;也许毕加索的勇敢吓住了他;也许他认为这是疯子的说法——这都由他去吧。他走了,毕加索再也没有听到什么下文。这是1944年的事情。正如赫伯尔在《莱茵老朋友的小珠宝箱》里所说的,这件事是值得再三念诵的。

【小题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其中“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
【小题2】“这是你们作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毕加索否认这幅画儿是他画的
B.毕加索隐晦地告诉德国特务,是他们炸毁了巴斯克人的奎尔尼加市,这幅画儿的内容是他们造成的
C.毕加索说这幅画儿是假的
D.这幅画儿是德国人集体绘画创作的
【小题3】毕加索送画时,为什么总说一个词“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毕加索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黄河羊皮筏子

自古,黄河上漂着两种皮筏子:一种是牛皮筏,它编圆木为排,下拴数十个牛皮囊,载重可达数十吨。牛皮筏多用于货运,从兰州直达包头,到达目的地后,“筏工”将船上的货物卖出,将架船的圆木也卖掉,然后雇骆驼队驮牛皮袋返回,以备下次再用。另一种是羊皮筏,它“体形”较小,负重亦较轻,以客运为主。用羊皮筏送人渡河,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尤以兰州一带为多。

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浮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为黄河上的一大景观。黄河上也曾出现过巨大的筏子满载货物缓缓顺流而下的热闹场面,羊皮筏子对于新中国初创时期的建设起过作用,修包兰线铁路时,有些铁轨就是用羊皮筏子运过黄河的。但随着黄河上的桥梁越修越多,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羊皮筏子这盛极一时的交通工具,在今天已经变成胆子大的游客的游玩项目。

现在黄河的水情不像从前那样险恶了,为了安全,羊皮筏子也只在比较浅的水域行驶,因此坐筏子的感觉也少了些惊心动魄。坐在筏子上,低头看着黄河水从羊皮囊的空当中悠悠穿过,向下伸手穿过木架子就能撩到凉凉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随着水波荡漾晃晃悠悠,乘客却不会被水打湿。看“筏客子”使出压、抓、提等招式划桨,任凭他高亢地扯着嗓子唱几句颤悠悠的“花儿”,这就是黄河独有的意蕴……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致——(______) 险峻——(______)
【小题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照例子,写词语。
颤悠悠   
晃晃悠悠   
【小题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黄河上的皮筏子有(    )种,分别是( )和( )。
【小题5】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新中国初创时期所起的作用的句子。
【小题6】你怎样理解结尾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细读课文深感悟。
1.艄公能够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撑着羊皮筏子前进,体现了艄公的(_________)。
2.有人认为黄河的资源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意地破坏,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地球清洁工

动物环境保护站要招收一批清洁工。

担任这项工作的主考官是大猩猩。它向争先恐后来报名的动物们打招呼说:“你们好啊!”“你好,主考官先生!”动物们齐声答道。

“你们都来报名,我很高兴啊!可是,你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呢?”

“我呀,能把人们坐船的时候扔到海里的剩饭剩菜全都吃掉,所以我做海洋清洁工最合适了。”小海鸥得意地说。

“好!”大猩猩满意地点着头,“下一个谁说呀?”

“我来说。别看我乌鸦模样不好看,可是我爱吃地面的蝇蛆(qū)什么的,所以我做地面清洁工是最合适的。”

猩猩考官四面环视了一下,发现小蚯(qiū)蚓(yǐn)默默不语地站在角落里。于是它说:“小蚯蚓在这里等了半天了,我们就让它来说说吧!”

“我呀,能在地下制造肥料,让植物长得更茁(zhuó)壮。你们看,我做地下清洁工合适吗?”蚯蚓细声细气地说。

正在大家又要抢着发言的时候,一只黑不溜秋的小家伙跑来了,它一边跑一边喊:“哎——也写上我的名字。

我能把牧场上的羊粪(fèn)、牛粪滚成粪球,然后再把它们埋到地底下,既清理了地面,又能充分利用肥料,我做清洁工不行吗?”

“行!行!当然行啊!别看屎壳郎个儿小,但本领可不小。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地球清洁工,有了你们,地球环境就能变得更清洁,从明天开始,大家分头去做环境保护的工作吧!”

【小题1】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本文写了    种动物,分别是    ,其中 是主考官。
(2)担任地下清洁工的是    ,担任海洋清洁工的是   ,担任地面清洁工的是      
【小题2】文中形容动物们热情高,用了一个词,这个词是(  )。
A.跑来B.争先恐后C.报名D.很多
【小题3】为什么很多动物都争先恐后来报名当清洁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动物们都喜欢凑热闹
B.因为动物们热情高,都想为环保作贡献
C.因为动物们都适合做环保清洁工
D.因为动物们都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小题4】为什么主考官大猩猩把它们都招为地球清洁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挺拔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坚硬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羽毛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里,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建筑仿佛增添了不少幽雅的情趣。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回答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说:“这种树原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受到热沙炙烤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在抬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禁肃然起敬。它出生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涉沙漠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给观光非洲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以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小题1】给短文选择一个适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
A.移植于心B.非洲之行C.旅行家树
【小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旅行家树的外形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旅行家树“造福于人”具体表现在哪儿?请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轻松答。

向大树道歉

你知道吗 在美国 树是受法律保护的 破坏或者虐待 树木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纽约曼哈顿区,有一家快餐店生意非常好,尤以外卖火暴。由于交通拥挤,泊车不便,老板丹尼尔就令送货员用自行车送货,为了防窃,他又要送货员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门前的那棵大树上。没想到,此举惹恼了一位爱树人士,他向纽约市公园管理局写信举报,揭发丹尼尔虐待树木,用铁链把自行车锁在树上。这样做等同于给一个无罪的人戴上手铐脚镣一样的犯罪行为。

不久,丹尼尔便收到了一张公园管理局的罚款通知书,罚款金额1000美元,罪名是虐待树木。丹尼尔自知违反了国家有关绿化和保护树木的法律,无话可说,同时又心疼那1000美元的罚金,便向管理局认错求情。管理局局长在听了丹尼尔的请求后,觉得丹尼尔的认错态度是真诚的,但为了教育丹尼尔同时也为了警醒大众,他做出了如下处罚:免去罚金,但丹尼尔必须在指定的某一天中午向那棵大树公开赔礼道歉,并当众拥抱这棵树,以表示和它亲善。管理局还通知媒体,让他们来采访并在报上曝光,以教育大众。此外,这棵大树日后的管理培育工作均由快餐店承包。

一星期后,“向大树道歉日”到了。未到中午,大树已被新闻记者围得水泄不通,过路行人也纷纷驻足。当衣冠楚楚的丹尼尔从快餐店大门走出来时,用餐者也纷纷停餐出来观看,只见丹尼尔大步走向大树,向它三鞠躬,然后高声说:“大树,我的好兄弟,我真对不起你啊,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把氧气赐给我们,还给我们遮阳,而我却用铁链锁在你的身上,虐待了你,今后我决不会再干这种蠢事了,请你原谅!”

说完上前几步,把树紧紧地抱住,将脸颊紧贴在树上。

围观的市民中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小题1】给第一自然段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
【小题2】画线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特殊强调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表示特殊的称谓
【小题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善待——(______) 虚伪——(______)
【小题4】理解文中加点词语。
火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泄不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认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行为可笑吗?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