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
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
1.肖邦临死之前嘱托姐姐的事是    ,从此处可以体会到 。 
2.“当时他才39岁。”对这句话中的“才”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才”字表现了作者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B.一个“才”字说明肖邦刚过了39岁生日,还很年轻
3.“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肖邦为什么“疲劳”?又为什么“忧愤”?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我的爱国心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祖国,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但很多人却不会爱国……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放学后在校门口等家长来接。此时很多同学排队去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冰棍儿。忽然,我发现一个韩国小留学生因为撕不开包装袋急得直跺脚,惹得旁边的好多同学哈哈大笑。这时一个嘴巴快的已经吃完一根冰棍的同学走了过去,说:“嘿嘿,我帮你打开!”韩国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可谁知他撕开包装袋,却把冰棍放进自己嘴里,还嘟囔着:“嗯啊,真好吃——”此时那个韩国的学生憋了个满脸通红,突然间他猛地打了那个中国同学一拳,说道:“你混蛋!”可想而知,两个人立刻打了起来。我刚要上去制止,又有一个人冲了上去把那个韩国孩子一下推倒在地:“你干什么!你欺负我们中国人!”
来人正是二班的“二牛”(代号)同学,全年级数他最厉害。对于爱国我不知道他抱以怎样的态度,但从他的举动我可以猜出一些来。
此时,我有点看不过去了,便上前抓住“二牛”的衣领问道:我只是想问你,难道在自己的祖国去欺负一个外国人很光荣吗?”
周围顿时一片哑然。不少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过来,似乎都想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会是怎样。我喘了口气,拿开了他抓着韩国孩子的手,继续说道:“真正的爱国不是像小日本那样以扩张自己的领土为目的,到处去侵略别国,而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祖国做出贡献,从而得到外国人的认同与称赞。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啪——啪——啪”传来一连串的掌声,有很多人在为我喝彩,而“二牛”也用那双深黑的双眼盯着我,目光渐渐地变得柔和了……
爱国之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从不怀疑。而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要学会怎样去爱国。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3.在“二牛”的眼中,什么是爱国?在“我”的眼中,什么是爱国?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几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岳飞的故事

岳飞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他缔造的“岳家军”军纪严明,所向披靡,令金兵闻风丧胆。

在金兵入侵南宋时,岳飞率部转战广德等地。他设法夺取敌人的给养来供给军食;他收编散兵游勇,安定社会秩序;他严格训练军队,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

在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下,金军不得不撤军江北。接着,在历时半个月的战斗中,岳飞率领将士与金军交战数十次,杀敌3000余人,胜利地收复了建康。金军不得不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准备收复开封时,高宗赵构和秦桧却炮制出岳飞企图谋反的罪状,将岳飞判处死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镇定自若地提笔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遂慷慨赴死。

岳飞那坚决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气节,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小题1】解释“镇定自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金兵哀叹的内容是什么?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来。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最佩服岳飞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刀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小题1】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在农业生产方面是怎样做的?用“________”画出相关的语句。这些做法效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又采用了什么政策让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全文来看,郑成功对于台湾的伟大功业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小题1】“眺望”的意思是________,表示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
【小题2】联系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表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或神态的词语,使句子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卫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是宝岛台湾呀!”
【小题3】郑成功明明知道大海那边是宝岛台湾,他为什么还要故意问卫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郑成功慷慨激昂地对卫兵说的话,也是在对自己说,这表现了他此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
所向披靡的铁人军
郑成功的水师纵横海上,所向无敌,而陆师相对就逊色许多。为提高陆军的战斗力,1658年,郑成功在厦门与众将议事,达成了建立铁人军的共识。郑成功从各营挑选雄壮强健的士兵到厦门港的演武亭再次进行选拔。凡能举起三百斤重大石,绕演武亭走三圈的人,才可以入选到铁人军中。
铁人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它的组建大大提高了郑军的战斗力。
1659年,铁人军在瓜洲和镇江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铁人军更是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铁人军刚开始与驻守在台湾的荷兰军队交战时,身披铁衣的铁人军使荷兰军队吃了一惊。铁人们身体上部和头部都套着铠甲和铁盔,手臂和腿裸露在外边,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防御来复枪的子弹,而且行动仍然很灵活。铁人军使用各种不同的武器,有些持弓负矢,有些左手持盾右手执刀,还有许多挥舞着锋利的大刀。面对荷兰军队密集的射击,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冲向敌人的阵地,虽然许多人被打倒了,但他们没有丝毫退却,一直勇往直前,直到杀退荷兰守军为止。经此一役,铁人军使荷兰殖民者闻风丧胆。铁人军愈战愈勇,用大刀长矛将拥有长枪大炮的荷兰人赶出了台湾,在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厦门郑成功的纪念馆中,现在还陈列着当年铁人军的铁甲残片。这些铁片被穿在一起,外观如同鱼鳞一样。每个铁片宽约1.6厘米。作为历史见证的铁甲残片每年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小题1】郑成功为什么组建铁人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短文主要写了铁人军在________________的战斗中的作用。
【小题3】铁人军战斗能力强的原因有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中的哪些描写最能体现铁人军的作战勇猛?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从“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这句话中读懂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发生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族英雄郑成功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使表达的语气更强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歌颂了郑成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为建设台湾做了两件实事:发展生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小题1】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萦(yíng    yǐng) 重(zhòng    chóng)
【小题2】“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用“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中国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
我的名字叫中国
词:忽如   曲:刘礼民
我想问问自己的肤色,抬头看见奔腾的黄河;
我想问问自己的血脉,五千年的长江水从我身边走过。
我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血脉,年轻的肤色。
我的名字叫中国,眉宇中飞扬着春天的风采,天地间站立着不屈的品格。
让我告诉世界,我是最美的颜色:
让我告诉未来,我的力量永远磅礴;
让我告诉你,我爱我的中国。
让我告诉自己,我的名字就叫中国。
【小题1】仿照画“________”句,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
我想问问自己的品格,________;
我想问问自己的风采,________。
A.旗帜上的五颗星在我心中闪烁
B.抬头看见泰山的巍峨
【小题2】 “古老的血脉,年轻的肤色”一句中“血脉”指的是________,“肤色”指的是________。
【小题3】我从“最美”“永远”等词语中,体会到作者对祖国的________之情。
【小题4】这首诗中和“我们爱你啊,中国”表达的感情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短文

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八点三十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起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②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③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④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讯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额为三百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⑤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⑦“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⑧“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⑨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⑩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⑪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着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乎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头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⑫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小题1】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事由。
①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本文给你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