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郑成功》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瞭望。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高山族的酋长特地送来了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刀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小题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如何表现郑成功的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数据表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和更有效地合理利用水资源呢?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在农业方面应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所以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才是当务之急。
如果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威胁:
不良水:
2.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
3.问答题。
(1)如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2)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为了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你今天打算怎么做?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鸽子
当朝阳初升时,仰视那碧蓝的天,便会出现一群群身披铠甲、队列整齐的鸽子。它们多彩的羽毛、敏锐的眼睛、矫健的动作、悦耳的呼叫声,好像一架架银机,旋转飞扬,飞向五湖四海,飞到七大洲四大洋。因为它崇尚自由、追求真理、注重礼仪、爱好和平,含蓄而诚挚,勤俭而乐天,所以,人们称它为光明的使者,和平的化身。
鸽子有岩鸽、原鸽、家鸽、信鸽和肉鸽之分。我们最常见的是后三种。家鸽是供人观赏的,身子肥胖,脑袋较小,头上长着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睛,尖尖的嘴巴,毛色蓝白相衬,富有灵性;肉鸽质体丰满,鲜美可口,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说食用了它,可以很快愈合伤口,滋补身体,羽毛还可以制成漂亮的装饰品呢;信鸽全身布满磁场,它能凭着自己的敏感,传递信件,寻找各个陌生或者熟悉的地方。它的飞翔能力特别强,能够准确地辨别方向。即使飞越千山万水,不管风险多大,也能重返故里,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在人们心目中有“火眼金睛”“忠实的邮递员”的美称。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的时候,它就被法国的谎报人员所利用,他们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巴黎,从而结束了一场大劫难,取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胜利。
自然界中无论哪一种鸽子都很耐寒,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也能工作生活。不像有些鸟那样,一到冬天,就飞到春暖花开的南方去了。除了这些特性外,它还有预报天气的功能。若是在晴朗的夏日,你打开鸽笼让它出去“散散步”,如果它不愿离开住地,就说明天将要下雨;若是天灰沉沉的,鸽子很有秩序地飞出去,这说明天马上就由阴转晴了。
是的,鸽子虽然没有天鹅洁白,不如海燕勇敢,不及苍鹰刚猛,但它是联结世界各国宾客的吉祥物,是未来的天使,是和平的象征。解放以后,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城市都养了数以万计的鸽子,把它视为“国宝”来饲养,可见,它对人类贡献何其之大。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著有《和平白鸽》这首曲子,人们听到它无不精神倍增,欢欣鼓舞,奋发向上!每当一年一度的国庆大典到来的时候,当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国贵宾的时候,当奥运会、亚运会在各国举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飞鸽就会乘风直上,高唱欢歌,热烈欢迎四面八方的朋友,那壮观的场面真令人赞叹叫绝。
我爱鸽子,因为他给予人类的甚多,而要求于人的甚少;我爱鸽子,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温馨和幸福;我爱鸽子,更爱人们永久向往憧憬的世界和平。
1.第一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有 ,称鸽子是
2.第二段具体说明 ,着重介绍了 三种鸽子。
3.第三自然段说明鸽子的 的特点,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4.第四自然段画“——”的句子运用    的方法写鸽子。(
A.对比描写。B.欲扬先抑。C.间接描写。)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了 的感情及缘由。这篇小品文处处饱含着作者对鸽子的赞美和喜爱,试从文中找出两例,并加以说明。
(1)     
(2)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月亮出来了,安(详  祥)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闪烁的光(班  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陷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  渡)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画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
2.这一段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       两处景色,作者笔下的月下江景给人的感觉是     
3.按要求摘抄语句
(1)月亮的“静态美”:
(2)月亮的“动态美”:
(3)月亮的“朦胧美”:
(4)月亮的“色彩美”:
 
4.给片段取个小标题:
 
5.想一想,你看到过什么样的月景,有过什么样的感受?用一段话写下来。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小题1】“寒风凛冽”是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题2】“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小题3】“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
【小题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一碗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它总是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会不紧不慢的浸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歇息、喝水。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柴烧洋芋……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树叶卷成的“杯子”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一样举杯高呼:“干杯”。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你信不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的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小松鼠竖着尾巴,小眼睛那么亮!它喝一口水,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吱吱,吱吱!”好像说:“好甜,好甜!”

山喜鹊飞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有一只先飞下来,“鹊,鹊鹊鹊!”它在招呼同伴:“快,快来呀!”大家都给下来,在泉水边跳着,潮湿的沙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这一碗水,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小题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A.xuǎn  B.xiǎn
印(  )
A.zhuǎ  B.zhǎo
(  )
A.yīn   B.yìn
【小题2】这篇短文是围绕着什么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喜欢这“一碗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
1.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小时候村子里的人吃水都很困难。(_____)
2.母亲给我们四兄弟洗澡时,浪费了好多水。(_____)
3.我们四兄弟从小到大排在母亲跟前,母亲把水从我们头顶缓缓倾注下来。(_____)
4.一到下雨天,小孩子们都脱得光光,在雨中奔跑。(_____)
5.我们家的水窖用一把大大的锁锁住了,钥匙挂在父亲的腰上。(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课文阅读。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小题1】根据解释写词语。
(1)没法揣测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多指言行使人难以了解或理解。(
(2)指人说话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3)一下子就明白了或之眼界一下子九变开阔了。(
(4)指人资质非常聪明。(
【小题2】(1)这句话中“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实际上是指( )作者这样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  )我还能照样子写一句话:( )
(2)“音韵”本来是听的,作者却用了表示嗅觉的“芳香”一词来形容,这是因为她流畅的歌声沁人心脾,仿佛芳香四溢。我还能从课文里找出类似用法的一句话呢:( )
【小题3】母亲还会为作者讲哪些神话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年春节,奶奶说要自己过年,爸爸妈妈还有点儿忙。初一一大早,我就先去奶奶家拜年。

我大步流星地向202路公交车站走去。我到车站时,公交车刚好进站。车门刚打开,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抓门框,一步跨上汽车,朝一个空座位冲过去,一屁股坐下来,靠在椅背上,非常满意。公交车在马路上飞驰。一转眼,汽车又到站了,上来一位阿姨,她左手抱着一个小妹妹,右手提着一个大袋子,背上还背着一个大包袱,吃力地哈着腰,向车内扫视着。这时车厢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让个座?”我想_不让_我还得坐好几站呢_于是我把头扭向窗外    装没听见。突然,我身后响起了银铃般的说话声:“阿姨,你坐我这儿吧。”“谢谢你!”“小姐姐真好!”我猛地回头,原来让座的是一位四五岁的小姑娘。她把阿姨扶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却站在那儿。全车人都向小姑娘投来赞许的目光。顿时,我脸上热辣辣的,好像全车人都用责备的目光盯着我似的,我羞愧地低下了头。时间真长啊!好不容易到了站。我挤到车门口,跳下了车,站在原地不动,直到公交车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

【小题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两个同“看”意思相同的词写进括号里。_______  ________ 
【小题3】照样子,写句子。
突然,我身后响起了银铃般的说话声。
__________
【小题4】“顿时我脸上热辣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
【小题5】短文写的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事,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行动呢?
__________
【小题6】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加横线的词的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   它送来缕缕幽香,袅袅地到我们的心中。(_____________)   
2.   小院立刻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__________________)
3.   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