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怎样过冬(节选)
树木在冬天里会不会冻死?当然会冻死。
如果一棵树整个冻透了,连心儿都冻了冰,那就冻死了。在我们这里,如果冬天特别冷,而且雪下得少,就会冻死不少树——其中大多数是小树。幸亏树木都有防寒妙策,它们有办法使寒气不致深入到自己身体内部去,不然所有的树都得死光了。
吸收营养、生长发育、传种接代——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树木,在一个夏天里,积蓄起(充实 充分)的能量,到冬天,就不再吸收营养,不再生长发育,不再把能量消耗在繁殖后代上。它们停止活动,进入深沉的睡眠。
树叶呼出大量的热——因此,冬天树木不要树叶!树木抛掉树叶,放弃树叶,就是为了把(维护 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热保存在自己身体里面。再说,从树枝上脱落的树叶,在地上腐烂了,也会发热,保护娇嫩的树根,不叫树根冻坏。
这还不算!每一棵树都有一副甲胄,保护植物的活的“皮肉”不受寒气的侵袭。每年,整个夏天,树木都在它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不透水,也不透空气。空气停滞在它的气孔中,阻挡住树木活机体中的热,不使热向外散发。树的年龄越大,它的木栓层就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不管严冬怎样残暴,它也冻不死我们北方的森林!我们的“森林王子”可以抵御住一切暴风雪的袭击。
【小题1】在文中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小题2】冬天,树上的叶子落光了,目的是( )。
A.防止生命中的热量损失 |
B.迎合植物生长的需要 |
C.防止被虫蛀 |
D.变成肥料滋养小树 |
【小题4】短文最后称北方的森林为“森林王子”,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青牦
大青牦身材匀称,体格健壮,肌肉发达,浑身是劲。它的角长而坚硬,像两支长矛,骁勇善斗。有一次,大青牦拉大车途中遇见一头称霸一方的大公牛。大公牛横立路上,一声长啸,大青牦哪能容许它逞强,愤怒地冲上前去,空寂的野地里立即发出牛角猛烈的碰击声。只几个回合,田野寂静下来,大青牦锐利的角尖挑破了对手的眼角。它昂头挺立,对手眼角流着血,不能再动。
大青牦最大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它干起活来,一天能犁十亩地。它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人们看到新翻的田土,就知道这一定是大青牦刚刚犁耙过的,深翻的泥土是那么香,细细耙过的田地像一幅幅黑缎。
大青牦脾气犟,又那么凶猛,但是它有时却非常听话,非常温和。当你把它和两头牛拉开,用红药水给它涂伤口,端着盆让它喝水的时候,它两眼望着你,显得像个大孩子。这时,你数落它,责备它,它会一动不动地站着,深深地低着头……
【小题1】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1)矫健勇猛,善于作战。 ____________
(2)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____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描写大青牦外形特点的句子。
【小题3】你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 )。
A.大公牛很勇敢。 |
B.大青牦喜欢显示自己的勇敢。 |
C.大青牦骁勇善斗,面对强手毫不畏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这时大青牦在想什么?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吹着口哨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枝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快地成长。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层中去了。新翻的泥土闪开了路,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顺着犁铧地镜面滑过去了。呵,那里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得啼啭?可有牛的哞叫?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它悄悄的掀开姑娘的头巾,从她们红润润的唇边溜过去。它追赶上了马车,围着红缨的鞭子盘旋。它吻着拖拉机的轮带,它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歌声——早!
1、查字典,在文中标出带着重号的字的读音。
2、文章写到了春天里的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用一两句话说一说你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 )的细雨 ( )的露珠
( )的绿叶 ( )的海洋
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①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颜色:开始呈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______”上。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
啄木鸟和树
大树叫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
“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在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的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啄虫了。
几年后,树里的虫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空的废物。【小题1】短文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小题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我们不能没错给人家找错,借以打击、伤害别人。 |
B.有了错就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然就变得不可救药。 |
C.自己有错不改不行,自己没有错误别人不应该没完没了。 |
A.大树年轻力壮,身上不可能有虫子。 |
B.大树非常聪明。 |
C.啄木鸟在大树上啄虫,这不是在在伤害大树,而是在帮它,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 |
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布勒门的音乐家》告诉我们美好的生活就要 ,命运可以 。(2分)
(2)《晨读》通过作者对 的回忆,让我们感受了 的美好境界。(2分)
(3)课文回放。(9分)
教室里静悄悄,只听见老师 地读着,她的声音 ,当她读到最感人的段落时,就停下来 着。这时候,几十颗幼小的心灵,就和老师一起 着,眼睛里含着泪水,回味着作品中的情景。我们的心便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①按原文填空。(4分)
②请你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③这段文字表达了 。(2分)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这段话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三个年龄段的人,老年人的神态是:____________,年轻人的动作是:____________,孩子们的语言是: 。从这些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觉得他们的心理是: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0年前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chǔ chù)决了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美烟商(果然 竟然 仍然)聚众阻挠(ráo náo),(引起 激起 发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1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居住的商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开展。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禁(jīn jìn)贩烟,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 坚决 坚信)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两万多箱。
(1)用“\”画去文中不恰当的读音、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
(3)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概括回答林则徐取得禁烟运动胜利的原因。
(4)一百多年前林则徐率领民众开展禁烟销烟运动,而如今毒品却仍在世界横 行,毒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假如你是一名禁毒宣传员,你会拟写什么标语来警示人们远离毒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