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矩形性质理解
- 利用矩形的性质求角度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线段长
- 根据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求面积
- 利用矩形的性质证明
- 求矩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 + 矩形与折叠问题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将长方形ABCD纸片沿AE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已知∠CED'=70°,则∠EAB的大小是( )


A.60° | B.50° | C.75° | D.55° |
如图,四边形
是一张矩形纸片,
,把纸片
对折,折痕为
,展开后再过点
折叠该纸片,使点
落在
上的点
处,且折痕
与
相交于点
,再次展平后,连接
,
,并延长
交
于点
.

(1)求证:
是等边三角形;
(2)求
,
的长;
(3)
为线段
上一动点,
是
的中点,则
的最小值是 .(请直接写出结果)

















(1)求证:

(2)求


(3)





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AD>DC)的一角沿着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A与BC边上的点E重合,折痕交AB于点

A.若BE:EC=m:n,则AF:FB= |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6,3),现将△OAB沿OB翻折至△OA′B位置,OA′交BC于点P.则点P的坐标为( )


A.(![]() | B.(![]() | C.(![]() | D.(![]() |
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点E是边CD上的一点,将△AED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

(1)如图1,若点F落在对角线AC上,且∠BAC=54°,则∠DAE的度数为 °.
(2)如图2,若点F落在边BC上,且AB=6,AD=10,求CE的长.
(3)如图3,若点E是CD的中点,AF的沿长线交BC于点G,且AB=6,AD=10,求CG的长.

(1)如图1,若点F落在对角线AC上,且∠BAC=54°,则∠DAE的度数为 °.
(2)如图2,若点F落在边BC上,且AB=6,AD=10,求CE的长.
(3)如图3,若点E是CD的中点,AF的沿长线交BC于点G,且AB=6,AD=10,求CG的长.
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折叠,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再将△CDF沿CF折叠,点D恰好落在EF上的点M处,若BC=6厘米,则EF的长为_____厘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O为坐标原点,且OA=8,OC=4,连接AC,将矩形OABC对折,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ED交BC于点D,交OA于点E,连接AD,如图①.

(1)求点D的坐标和AD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2)⊙M的圆心M始终在直线AC上(点A除外),且⊙M始终与x轴相切,如图②.
①求证:⊙M与直线AD相切;
②圆心M在直线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否与y轴也相切?如果能相切,求出此时⊙M与x轴、y轴和直线AD都相切时的圆心M的坐标;如果不能相切,请说明理由.

(1)求点D的坐标和AD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
(2)⊙M的圆心M始终在直线AC上(点A除外),且⊙M始终与x轴相切,如图②.
①求证:⊙M与直线AD相切;
②圆心M在直线AC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能否与y轴也相切?如果能相切,求出此时⊙M与x轴、y轴和直线AD都相切时的圆心M的坐标;如果不能相切,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