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a,则△A7B7A8的边长为______.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定点A(1,0)和B(0,1),若动点C 在x轴上运动,则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C有(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综合探究
问题情境:
我们在第十一章《三角形》中学习了三角形的边与角的性质,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中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一些探究题中经常用以上知识转化角和边,进而解决问题.
问题初探:
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点D为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D与A,B不重合),连接CD,以CD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连接B
问题情境:
我们在第十一章《三角形》中学习了三角形的边与角的性质,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中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一些探究题中经常用以上知识转化角和边,进而解决问题.
问题初探:
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点D为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D与A,B不重合),连接CD,以CD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CDE,连接B
A.![]() ![]() ![]() (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AD与BE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AB,BD,BE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 类比再探: (2)如图2,当点D运动到AB的延长线上时,AD与BE还存在(1)中的位置关系吗?若存在,请说明理由.同时探索AB,BD,BE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能力提升: (3)如图3,当点D运动到BA的延长线上时,若AB=7,AD=2,则AE= . |
如图,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DE⊥AC,垂足为E,BF∥AC交ED的延长线于点F,BC恰好平分∠ABF,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E=DF | B.AC=3DF | C.BD=DC | D.AD⊥BC |
我们将顶角为
,腰为
的等腰三角形记作“等腰三角形
”
如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记作“等腰三角形
”,那么“等腰三角形
”的周长为_______ .






如图,AD是△ ABC的高,AD也是△ABC的中线,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B=AC | B.AD=BC | C.∠B=∠C | D.∠BAD=∠BCD |
如图一个扇形纸片的圆心角为90°,半径为4,将这张扇形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O恰好重合,折痕为C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 B.![]() | C.![]() | D.![]() |
如图,△ABC是边长为6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从A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A-B-C向C运动,同时,动点Q从C出发沿CA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A运动,当其中一点运动到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 ____s,△APQ是直角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