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下列条件:①AC=DF;②BC=EF;③∠B=∠E;④∠C=∠F;添加任意一个条件,就能判定△ABC≌△DEF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B.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D.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各边相等,各内角为直角),E是BC边上一点,F是CD上的一点.
(1)若△CFE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的周长的一半,求证:∠EAF=45°;
(2)在(1)的条件下,若DF=2,CF=4,CE=3,求△AEF的面积.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阅读)如图1,等边△ABC中,P是AC边上一点,Q是CB延长线上一点,若AP=BQ.则过P作PF∥BC交AB于F,可证△APF是等边三角形,再证△PDF≌QDB可得D是FB的中点.请写出证明过程.
(运用)如图2,△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
A.

(1)当∠BQD=30°时,求AP的长;
(2)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直接写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4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已知,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PN⊥CD,垂足分别是M.N.求证:
(1)AD=DC;
(2)PM=PN.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在中,,分别过点作过点的直线的垂线,若,则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BF=EC,∠B=∠E,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  )
A.∠A=∠DB.AB=EDC.DF∥ACD.AC=DF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已知点A,E,F,C在同一直线AE=FC,过点A,C作AD∥BC,且AD=C
A.则BE与DF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猜想.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要使,以“”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已知AB=12cm,CA⊥AB于点A,DB⊥AB于点B,且AC=4cm,点P从点B向点A运动,每秒钟走1cm,点Q从点B向点D运动,每秒钟走2cm,两点同时出发,运动几秒钟后,△CPA与△PQB全等?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