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几何图形初步
- 相交线与平行线
- + 三角形
- 三角形基础
- 全等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勾股定理
- 四边形
- 圆
- 命题与证明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如图△ABC,AB=7,AC=3,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AD的取值范围为( )


A.4<AD<10 | B.2<AD<5 | C.1<AD<![]() | D.无法确定 |
“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OA,OB组成,两根棒在O点相连并可绕O转动,C点固定,OC=CD=DE,点D、E可在槽中滑动。若∠BDE=75°,则∠CDE的度数是__________

“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 .

如图,将长方形 ABCD 沿 EF 折叠,使点 D 与点 B 重合.

(1)若∠AEB=40°,求∠BFE 的度数;
(2)若 AB=6,AD=18,求 CF 的长.

(1)若∠AEB=40°,求∠BFE 的度数;
(2)若 AB=6,AD=18,求 CF 的长.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17cm,一边长为 5cm,则它的腰长为()
A.5cm | B.6cm | C.5.5cm 或 5cm | D.5cm 或 6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