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配套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工程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销售盈亏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比赛积分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案选择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字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电费和水费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比例分配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日历问题
-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其他问题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甲、乙两运输队,甲队32人,乙队28人,若从乙队调走x人到甲队,此时甲队人数为乙队的2倍,依题意可列方程( )
A.32-x=28![]() | B.32![]() | C.32=2(28-x) | D.32+x=2(28-x) |
某种细胞开始有2个,1小时后分裂成4个并死去1个,2小时分裂成6个并死去1个,3小时后分裂成10个并死去1个,4小时后分裂成18个并死去1个.按此规律,10小时后细胞存活的个数是_____.
每年11月9日为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某校七(1)班在今年这天开展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若干本宣传图册,班长在发宣传册时发现,每组发3本,则还余5本,若每组发4本,则还差3本,该班共有宣传图册多少本?
我市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丁香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缺17棵;如果每隔8米栽1棵,则树苗多出1棵.原有树苗______棵.
幼儿园阿姨给小朋友们分苹果,若每人分3个则剩1个;若每人分4个则差2个.设有
个小朋友, 则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

已知式子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数轴上A、B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和b.

(1)则a=____,b=____.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
(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
(3)在(2)的条件下,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个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零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1)则a=____,b=____.A、B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
(2)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2019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
(3)在(2)的条件下,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个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零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新定义):A、B、C 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 到A 的距离是点C 到B 的距离的 3 倍,我们就称点
C 是(A,B)的幸运点.
(特例感知):
(1)如图 1,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 3.表示 2 的点C 到点A 的距离是 3,到点B 的距离是 1,那么点C 是(A,B)的幸运点.
①(B,A)的幸运点表示的数是 ;A.﹣1; B.0;C.1; D.2
②试说明A 是(C,E)的幸运点.

(2)如图 2,M、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所表示的数为﹣2,点N 所表示的数为 4,则(M,N)的幸点示的数为 .
(拓展应用):
(3)如图 3,A、B 为数轴上两点,点A 所表示的数为﹣20,点B 所表示的数为 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 从点B 出发,以 3 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停止.当t 为何值时,P、A 和B 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幸运点?
C 是(A,B)的幸运点.
(特例感知):
(1)如图 1,点A 表示的数为﹣1,点B 表示的数为 3.表示 2 的点C 到点A 的距离是 3,到点B 的距离是 1,那么点C 是(A,B)的幸运点.
①(B,A)的幸运点表示的数是 ;A.﹣1; B.0;C.1; D.2
②试说明A 是(C,E)的幸运点.

(2)如图 2,M、N 为数轴上两点,点M 所表示的数为﹣2,点N 所表示的数为 4,则(M,N)的幸点示的数为 .
(拓展应用):
(3)如图 3,A、B 为数轴上两点,点A 所表示的数为﹣20,点B 所表示的数为 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 从点B 出发,以 3 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停止.当t 为何值时,P、A 和B 三个点中恰好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幸运点?

某班50位学生中,有27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35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这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11人.若设这两项都参加的有x人,则正确的方程是( )
A.27+35﹣x+11=50 | B.27+35﹣x﹣11=50 |
C.(27﹣x)+(35﹣x)+11=50 | D.27+35+x=50+11 |
如图,在数轴上点 A 表示数 −20 ,点 C 表示数 30 ,我们把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用表示两点的大写字母一起标记.
比如,点 A 与点 B 之间的距离记作 AB ,点 B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记作 BC…

(1)点 A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记作 AC ,则 AC 的长为 ________ ;若数轴上有一点 D 满足 CD=AD ,则 D 点表示的数为 ___________ ;
(2)动点 B 从数 1 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 在数轴上运动,点A、C 的速度分别为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每秒 3 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 t 秒.
①若点 A 向右运动,点 C 向左运动, AB=BC ,求 t 的值;
②若点 A 向左运动,点 C 向右运动,2AB−m×BC 的值不随时间 t 的变化而改变,则 2AB−m×BC 的值为 _____________( 直接写出答案 ).
比如,点 A 与点 B 之间的距离记作 AB ,点 B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记作 BC…

(1)点 A 与点 C 之间的距离记作 AC ,则 AC 的长为 ________ ;若数轴上有一点 D 满足 CD=AD ,则 D 点表示的数为 ___________ ;
(2)动点 B 从数 1 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C 在数轴上运动,点A、C 的速度分别为每秒 2 个单位长度,每秒 3 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 t 秒.
①若点 A 向右运动,点 C 向左运动, AB=BC ,求 t 的值;
②若点 A 向左运动,点 C 向右运动,2AB−m×BC 的值不随时间 t 的变化而改变,则 2AB−m×BC 的值为 _____________( 直接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