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揭然②有所存,恻然③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④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⑩,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注释)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揭然:高举的样子。③恻然:恳切的样子。④细碎:琐碎的杂念。【小题1】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无误的一项( )
A.忍屈/伸去/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B.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C.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D.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 |
A.夫学须静也(句首发语词,无实意) |
B.意与日去(距离) |
C.何患于不济(成功,实现 ) |
D.夫志当存高远(怀有,怀着) |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
B.《诫子书》只概括了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
C.(乙)文中“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从这几句可看出作者又从反面进行了论述。 |
D.(乙)文只有短短八十余字,但却有很深的内涵。作为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还必须有实现理想志向的具体可行措施和战胜困难排除干扰的毅力。 |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小题5】《诫子书》论述了修身和为学都要“__________”的道理,只有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才能 “ 致远” ;《 诫外甥书》则论述了“__________”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两篇文章都强调了__________的重要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小题4】诸葛亮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加点横线的词语(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
(2)静以修身(_________)
(3)年与时驰(__________)
(4)遂成枯落(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
B.“夫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也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论证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
链接材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②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③,守④之以恭⑤者,荣⑥;土地广大,守之以俭⑦者,安;禄位尊盛⑧,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⑨,守之以愚⑩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⑪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⑫欤?”
(《周公诫子》)
(注)①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②相:辅佐。③宽裕:宽大,宽容。④守:保持。⑤恭:肃敬,谦逊有礼。⑥荣:荣华显贵。⑦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⑧尊盛:位高势盛。⑨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⑩愚:愚拙,不巧伪。⑪由:奉行,遵从。⑫慎:谨慎,慎重。【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处)
然 一 沐 三 握 发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险躁则不能治性
(2)遂成枯落
(3)吾闻,德行宽裕
(4)子无以鲁国骄士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小题4】诸葛亮认为立德原则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5】这两篇短文都是父亲告诫儿子的文章,但中心内容各不相同。其告诫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④。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 ②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鸱枭(chī xiāo):两中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C.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 | D.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
(1)明:
(2)广:
(3)疾:
(4)恶: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强调“________”是学习的前提,(乙)文则告诉我们“________”是学习的目的。(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 (2)遂成枯落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意与日去: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小题3】对这篇短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___)
(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回乐烽前沙似雪 白雪纷纷何所似 | B.一夜征人尽望乡 骨已尽矣 |
C.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 D.意与日去 意暇甚 |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 。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
【小题4】请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夜上受降城闻笛》通过写征人的______________,表现了征人的______________,情景交融,感人肺腑。《诫子书》中,作者概括了自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表达了对后代寄予的志存高远的厚望。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诫子书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年与时驰 ④非志无以成学
⑵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之①夫君子之行 ②求闻之若此 |
B.以①静以修身 ②投以骨 |
C.意①意与日去 ②意暇甚 |
D.去①意与日去 ②一狼径去 |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⑷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停顿3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意与日去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
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⑵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小题4】文中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哪一句?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题5】中国人历来重视并崇尚家教,《诫子书》就体现了家教的魅力,本文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对儿子进行家教的?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家教的经典之作?请列举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