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之如仇敌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 ②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鸱枭(chī xiāo):两中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年/与时驰,意/与日去。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C.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D.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2)广
(3)
(4)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小题4】(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学习,(甲)文强调“________”是学习的前提,(乙)文则告诉我们“________”是学习的目的。(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2 11:46: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注释)①除:封授。②可:同意。③迁官:晋升官爵。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也(______)
(2)以先帝遗德(______)
(3)后以称职闻(______)
(4)帝从其请(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光先帝遗德/天下事为己任
B.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普颜色自
C.帝嫌其人/天下缟
D.良久不/游人而禽鸟乐也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小题4】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明 日 复 奏 之 又 不 用
【小题5】(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两条建议?请简要概括。(乙)文从哪个方面体现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