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2)与日去:______
(3)淫慢则不能精:______
(4)险躁则不能性:______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小题3】对这篇短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小题4】诸葛亮写作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课内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29 05:4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

【小题1】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
【小题2】下列加横线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宫妇左右莫不王/不宜偏,使内外异法也。
B.由此观之,王之甚矣/横柯上,在昼犹昏
C.臣知不如徐公美/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D.视之,自以为不如/我与城北徐公美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小题4】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小题5】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古诗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然后做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日:“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日:“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凑:通“走”,奔赴,趋附。④乐佚轻战:悠闲安乐,不怕打仗。⑤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战国策·燕昭王招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耕于南阳()(2)深入不()
(3)身厚币以招贤者()(4)岂千里哉()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
【小题3】.请你根据甲文,简要概括诸葛亮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4】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