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小题1】选文作者是_____朝的文学家___________(人名)。【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小题3】选文中作者以自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亲身经历为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②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③,守④之以恭⑤者,荣⑥;土地广大,守之以俭⑦者,安;禄位尊盛⑧,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⑨,守之以愚⑩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⑪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⑫欤?”
(《周公诫子》)
(注)①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②相:辅佐。③宽裕:宽大,宽容。④守:保持。⑤恭:肃敬,谦逊有礼。⑥荣:荣华显贵。⑦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⑧尊盛:位高势盛。⑨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⑩愚:愚拙,不巧伪。⑪由:奉行,遵从。⑫慎:谨慎,慎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吾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②。
疾患以来,渐就③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④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⑤,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⑥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他人尚尔⑦,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⑧,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⑨。
——(选自陶渊明《与子俨①等疏》)
注释:①子俨:陶渊明共5子,子俨是其一。②羲皇上人:上古时代的人。③就:接近。④大分:寿命。⑤役柴水之劳:从事砍柴挑水的劳动。⑥若何”:怎么。⑦尔:那样。⑧卿佐:官名。⑨没齿:终身。【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吾 少 学 琴 书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欣然忘食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静以修身
④四海皆兄弟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
【小题4】“静”字甲文中多次反复出现。请结合语句,说说你对“静”的理解。
【小题5】甲、乙两文都是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嘱托,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不同之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1)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
(3)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
(4)年与时驰(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
(3)年与时驰
(4)悲守穷庐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3】用“/”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节奏,每个句子限画一处。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 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
【小题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小题5】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
④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吕氏春秋》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小题1】下列对句中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振奋 |
B.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修养 |
C.孙叔敖疾 疾:疾病 |
D.王数封我矣 数:多次(或屡次) |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A.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B.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C.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D.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
A.《诫子书》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他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
B.《诫子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燥。 |
C."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不受;他教导儿子,让儿子接受利地。 |
D.乙文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远见,做人不可贪心不足,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夫君子之行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
(3)年与时驰____
(4)悲守穷庐____
(5)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小题3】用斜线(/)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小题4】阅读本文往往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本文中获得的一条启示。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
(2)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
(4)年与时驰
【小题2】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小题4】《诫子书》是诸葛亮准备再次北伐,临行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请你谈谈诸葛亮写下这封家书的用意何在?
【小题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单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 (2)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
(3)悲守穷庐 庐:
【小题2】以下是春秋时齐国管仲撰写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较阅读两文后,回答两道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1)《诫子书》重点谈“树人”,请写出本文的论点,用以证明少年如何健康成长。(2)“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意思是:“人一生的计划,比不过塑造一个人的品德。”《诫子书》中,“俭以养德”提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途径。请你用30字左右的字数叙说一个生活节俭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