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杠杆及其五要素
- 简单机械与功的综合题
-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
- 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 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杠杆的应用
- 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 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 力臂的画法
- 杠杆的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的方法
- 机械效率的计算
-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机械效率
- 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 + 斜面及其工作特点
- 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一卡车车厢底板据地面1.5m高,小明把一块3m长的钢板AB搭在车厢底板上,构成一个斜面,他通过这个斜面,用F=800N的力,已知木箱重1200N.求:
(1)小明推木箱做了多少有用功?_______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
(3)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
(1)小明推木箱做了多少有用功?_______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
(3)木箱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

小楼去山区旅游,坐在汽车里通过了弯弯绕绕很长一段路程来到了一座村庄。村民告诉她还只是在半山腰,她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汽车要走这么长的路程呢?小莉回校后请教了科学老师用如图所示的斜面进行模拟实脸.在保持斜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长度.发现斜面越长,拉动小车匀速上升的力 F越小。

(1)由此她明白了很长的山路使汽车____(“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辆总质量为 2000千克的汽车以 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长3750 米的路程,提高250 米,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焦。(g 取10牛/千克)

(1)由此她明白了很长的山路使汽车____(“省力”或“省功”)的作用。
(2)一辆总质量为 2000千克的汽车以 1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长3750 米的路程,提高250 米,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焦。(g 取10牛/千克)
如图所示,斜面高为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300N的拉力F,将重为5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5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经过12s到达顶端,则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_W,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如图所示,用100N的力F将重为150N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部,斜面高h=1m,长s=2m,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5N |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
C.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150J | D.减小斜面的倾斜程度可以增大斜面的机械效率 |
某人将一个重物沿斜面往上拉,结果发现拉力大小比重力要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斜面太陡,不省力 | B.只有推物体时,斜面才能省力 |
C.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可能太大 | D.斜面太高了 |
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
实验次数 | 物体种类 | 物重G/N | 斜面高h/c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斜面长s/cm | 机械效率η/% |
1 | 木块 | 4 | 15 | 1.1 | 90 | 60.6 |
2 | 小车 | 4 | 15 | | 90 | |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_______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______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