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声音
- 声波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 ,最右边瓶发出的是_____ 音(选填“1,2,3,4,5,6,7,i”);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_ 光;透过装有蓝色液体的玻璃瓶看这朵花是_____ 色。

如图所示的是安装在同一轴上的三个发声齿轮。轴可以在外加动力下匀速转动,用硬纸片放在齿边可以发声。

(1)用这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是:验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关系。
(2)若轴的转速不变,则当硬纸片放在________(选填“A”、“B”或“C”)齿轮上时,齿轮发声的音调最低。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这套装置可以完成的实验是:验证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关系。
(2)若轴的转速不变,则当硬纸片放在________(选填“A”、“B”或“C”)齿轮上时,齿轮发声的音调最低。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声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
B.“隔墙有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中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
D.往开水瓶里灌水,能知是否灌满,是根据水振动音调的高低变化来判断的 |
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 | B.2次敲击声 | C.3次敲击声 | D.4次敲击 |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大。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1)请你在答案的图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____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声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在温度较_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进行试验更容易成功。
空气温度/℃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声音速度/m·s-1 | 318 | 324 | 330 | 336 | 342 | 348 |

(1)请你在答案的图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象;____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声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在温度较_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进行试验更容易成功。
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在纸杯底各钻一个小孔,,用一根长棉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杯底的小孔,再将绳端绕在一根火柴上,并用胶带纸将火柴粘在杯底上,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请你在一端用手机对着杯子播放很轻的音乐,另外一个同学将另外一个纸杯罩在耳朵上,发现能清晰听到音乐声,这说明了什么?
如图所示,将发音齿轮固定在转台的转轴上,均匀地摇动转台使齿轮匀速旋转,然后手持一块硬胶片接触其中的一个齿轮,硬胶片便振动起来发出声音,这一现象可说明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振动可以发声,若保持转速不变,用硬胶片由上而下依次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硬胶片就发出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使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
B.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
C.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
D.空间站外的太空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 |
音调是指我们感觉到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有关。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还与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