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
C.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消晰地听见表声。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节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____,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__(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_____,音调较________.(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之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超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
A.超声波B.紫外线C.可见光D.无线电波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可以发生反射现象,声音不能
C.在空气中光速和声速一样
D.光和声都可以造成环境污染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科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手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门正上方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处安放一块玻璃板,调整玻璃板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是该光路的_____(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的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当用海绵板代替玻璃板,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强/弱)于玻璃板。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