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上,老师取50米左右的有多股芯线的电线,绕成周长约5米的圈,接上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握住导线的两头使劲地甩。这时,“无中生有”的事情发生了: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有关对这一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电能
B.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存在地磁场
C.这一现象历史上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
D.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是由磁能转化而来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乙、丙三个同学用长导线作为“绳子”, 按图所示情景进行跳绳游戏。当甲、乙同学沿_________方向站立摇绳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最明显。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附近磁铁块的干扰
C.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D.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两极是重合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聊城中考)在研究电和磁的漫长历史中,许多物理学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奥斯特——最早记述了磁偏角
B.法拉第——最先发现磁能生电
C.安培——最先发现电能生磁
D.沈括——最先发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的周围存在磁场。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置在地球表面赤道上,静止时小磁针的 S 极一定指向()
A.地球的北极B.地球的南极C.地磁的北极D.地磁的南极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课上,老师取 50 米左右的有多股芯线的电线,绕成周长为 5 米的圈,接上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握住电线两头使劲地甩。这时“无中生有”的事情发生了: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有关对这一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电能
B.这一现象历史上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
C.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存在地磁场
D.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是由磁能转化而来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最早利用地磁场指示方向的装置是图甲所示“司南”,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 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则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_____(选填“N”或“S”)极;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乙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____(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其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 ________附近,(填“北极”或“南极”)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________附近(填“北极”或“南极”)。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其间的交角称为地磁偏角。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   )
A.有吸引铁的性质B.被地磁场磁化了
C.受到地磁场的作用D.会产生磁感线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如图甲所示,赤道表面地磁感线与水平地面平行指向北方,导线与能测微弱电流的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下列哪种操作可让电流表指针摆动?_____。   
A. 导线水平南北放置,水平向东运动    B. 导线水平南北放置,水平向上运动
C. 导线水平东西放置,水平向下运动    D. 导线水平东西放置,水平向北运动
(2)科学家猜测,A地海龟在春季是利用地磁场(如图甲)向南返回出生地的,以下为相关研究。
,甲) ,乙) 
①季A地某屏蔽磁场的实验室,无磁场环境下海龟无固定游向,把海龟置于模拟地磁场中(用图乙简化示意),图中1为磁体N极,2为磁体________极,按科学家猜测,海龟应向_______ (填“左”或“右”)游动。
②地磁场在缓慢变化,科学家每年记录海龟出生地筑巢地点移动的方向,并追踪地磁场的微小移动方向,发现________,现象符合猜测。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