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磁性、磁体、磁极
- 扬声器和耳机的构造和原理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
- 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 电磁感应
- 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 交流电
-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 电与磁发展的历程
- 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 磁化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 磁场
- 磁感线及其特点
- + 地磁场
-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 安培定则
- 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 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
-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 半导体和超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司南(早期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chí]指南。说的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铜质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柢)指向南方,如图所示。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司南只有一个磁极 |
B.司南的长柄端指向地磁场的南极 |
C.司南的地盘表面必须光滑 |
D.司南的地盘可以换成铁质 |
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1)________________(填一位科学家名字)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图中的直导线AB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南北”、“东西”或“任意”)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的。

(1)________________(填一位科学家名字)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图中的直导线AB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南北”、“东西”或“任意”)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上方的。
有种新型健身器材,不仅可供人们锻炼,还可以在锻炼时发电。该器材内部安装的发电装置与下列物体中原理相同的是( )


A.指南针 | B.电铃 | C.电动机 | D.电吉他拾音器 |
如图所示是课本中一些有关磁现象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
B.图乙中铁屑分布情况显示了磁体两极磁性最弱 |
C.图丙中的磁体自然静止后,磁体的北极指向地理南极 |
D.图丁中铁棒靠近小磁针时,二者相互吸引,说明铁棒一定存在磁性 |
小关在探究磁现象的活动中能够实现的是( )
A.用小磁针吸起铜块或铝块 |
B.用放大镜能看到磁铁周围的磁感线 |
C.用磁铁吸起铜导线制成的通有电流的轻质螺线管 |
D.把小磁针放在磁铁周围的任何位置,静止后小磁针的北极都指向地理北极 |
“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甲、乙两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位同学有着不同的假设: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小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1)没通电时,静止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_____。(选填“南方”,或“北方”)
(2)两位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__________(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4)在做该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_________)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小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1)没通电时,静止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_____。(选填“南方”,或“北方”)
(2)两位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改变电流的方向,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__________(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4)在做该实验时,下列操作中现象最明显的是(_________)
A.电流沿东西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 |
B.电流沿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 |
C.沿电流方向放置小磁针,使小磁针在导线的正下方 |
D.沿电流方向放置小磁针,使小磁针在导线的延长线上 |
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____的作用。科考人员把一条形磁铁带到地球某极地后,用细绳悬挂,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所在位置为地理_____(选填“南”或 “北”)极。

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如图所示)。将它放入水中漂浮,船头指向东。闭合开关 S,电磁铁的 A 端为_________ 极;电磁铁由于受到_________ 的作用,船头会指向_________ 。

早在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就认识了地磁的存在,并据此做出了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中写道:“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若把地磁场假想成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条形磁铁产生的,下图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条形磁铁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a处的磁场比b处的磁场_____(选填“强”或“弱”),静止在a处的小磁针的北极指向_____(选填“左”或“右”)。若将此磁体在空中悬吊起来,静止时图示的___(选填“左”或“右”)端指向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