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力的概念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
- 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牛顿第一定律
- 惯性
-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 二力平衡的概念
- 平衡状态的判断
- 平衡力的辨别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与图象的结合
- 弹力
- + 力的测量
- 重力及其方向
- 重力的大小
- 摩擦力的存在
-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一弹簧秤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 和水平向右的力F2 作用后仍保持不动。那么( )


A.必定是F1=F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F |
B.必定是F1=F2=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 2F |
C.有可能是F2>F1,且弹簧秤的读数为F2 |
D.有可能F1>F2,且弹簧秤的读数为F1 |
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和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F1、F2均为3牛,弹簧测力计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 | B.F1、F2是一对平衡力 |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 |
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1.0N和1.5N |
B.1.0N和0.5N |
C.2.0N和1.0N |
D.2.0N和1.5N |
如图,①中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受到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l并处于静止状态。②中弹簧两端都受到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③中弹簧两端各挂一小物块,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下,两物体在粗糙桌面上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3.则Xl、X2、X3大小关系是:X1________X2,X2________X3。

学习小组想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长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长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边长不同的矩形线圈2个、足够宽的U型磁铁、弹簧测力计、电源、导线、开关。
(实验步骤)

(1)如上图,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矩形线圈a的重力G1,再将a放入磁场中。用电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F1,发现F1小于G1,则磁场对线圈a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2)换用线圈b,重复步骤(1)中的实验,每次实验时AB边在磁场中的_______相同,记录线圈b受到的重力G2和拉力F2。应比较G2-F2与________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某次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该矩形线圈的重力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目的)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长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边长不同的矩形线圈2个、足够宽的U型磁铁、弹簧测力计、电源、导线、开关。
(实验步骤)

(1)如上图,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矩形线圈a的重力G1,再将a放入磁场中。用电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F1,发现F1小于G1,则磁场对线圈a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___。
(2)换用线圈b,重复步骤(1)中的实验,每次实验时AB边在磁场中的_______相同,记录线圈b受到的重力G2和拉力F2。应比较G2-F2与________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3)某次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该矩形线圈的重力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小明在探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器材并记录了相应数据,如表.

(1)此弹簧原长为____cm,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伸长____cm.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2,其中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

(4)小明用这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后,指针又回到0.5N处,小明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又将实验器材如图3放置,每个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____,B的示数为____ .

(6)如图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示数为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 .(“大于”“等于”“小于”)G.

(1)此弹簧原长为____cm,每增加1N的拉力弹簧伸长____cm.
(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作出了弹簧受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2,其中正确的图象是_______.

(4)小明用这根弹簧自制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体进行测量,测量后,指针又回到0.5N处,小明犯了什么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又将实验器材如图3放置,每个物重G=1N,则弹簧秤A的示数为____,B的示数为____ .

(6)如图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钩码的重力,示数为
A. |
某科技节,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的“纸桥承重”比赛。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 。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① 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 ② 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③ 量程为100克的天平。
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因为________ 。

(1)纸桥放重物会被压弯,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 。
(2)比赛时需要知道每座参赛纸桥本身的质量(不超过50克),三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① 量程为1牛的弹簧测力计; ② 量程为10牛的弹簧测力计:③ 量程为100克的天平。
你认为哪位同学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合适,并说明理由____。
(3)压在纸桥上的重物质量一定时,通常重物跟桥面的接触面积越大,桥越不容易损坏,因为________ 。
小伶和小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溶液后,用图示弹簧秤测出其重力,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1)通过分析此表,小伶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______.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为1.1g/cm3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N.
(3)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的长度是12.8cm时,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4)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塑料小桶的重力为______N;弹簧的原长为______cm,塑料小桶的容积是______mL.
液体密度(g/cm3) | 0.4 | 0.6 | 1.0 | 1.4 |
弹簧秤的示数(N) | 1.6 | 1.8 | 2.2 | 2.6 |
弹簧的长度(cm) | 10.4 | 10.8 | 11.6 | 12.4 |

(1)通过分析此表,小伶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______.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为1.1g/cm3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_N.
(3)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的长度是12.8cm时,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4)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塑料小桶的重力为______N;弹簧的原长为______cm,塑料小桶的容积是______mL.
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以及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3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