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反应2X=2Y+Z中,X、Y、Z表示三种物质的分子式,如果X与Y的质量比为5:4,那么X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10:1 | B.5:1 | C.5:2 | D.1:5 |
某学校实验小组设计出如下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1)已知锥形瓶内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能迅速分解水和氧气。当烧杯内的水受热,温度计显示30℃时,打开活塞,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有气泡均匀逸出,白磷未燃烧,请说出白磷未燃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水温升高,温度计显示45℃时,再次打开活塞,白磷在水里燃烧.而本实验中白磷在水里还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在纸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蜡烛直接加热,纸杯安然无恙。纸杯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纸不是可燃物 |
B.没有达到着火点 |
C.没有与氧气接触 |
D.水能灭火 |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_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____________
(1)生成多少克氧气? _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____________
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A.S + O2![]() | B.2CO+O2![]() |
C.2H2 + O2![]() | D.CH4 + 2O2 ![]() |
右图为太阳系演变过程中某固体样品中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例关系图。此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A.氧化铝 | B.氧化铁 |
C.碳酸钙 | D.二氧化硅 |
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A.CO2 | B.CaCO3 | C.Fe(OH)3 | D.CuSO4 |
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微粒。

(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_______微粒(填字母)。
A、
B、
C、
D、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_______微粒(填字母)。
A、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CO 还是 CO2?还是两者都有呢?某学习小组对此展开了探究。
(1)甲、乙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 CO 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乙方案不可行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把滤纸浸泡在磷铝酸与氯化把的黄色混合液中,制成试纸(试纸遇 CO 立刻变蓝色,而遇 CO2不反应)。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 B 装置中 的试纸没有变色, C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 A 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如果实验结束时立即停止加热,而不拆除装置,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1)甲、乙同学分别提出了检验 CO 的方案,但都被大家否定了。请在下表中写出乙方案不可行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 检验方案 | 不可行的原因 |
甲 | 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 | 即使没有 CO ,小动物也可能会窒息死亡 |
乙 | 点燃生成的气体,观察能否燃烧 | |

(3)如果实验结束时立即停止加热,而不拆除装置,将会出现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