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同学们为了探究提高大白菜的产量的方法,做了一个实验:选择大白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相同数量、生长状况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右表所示。如果要研究温度对栽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应选择 哪几组进行对照实验。( )
温室 | ① | ② | ③ |
二氧化碳浓度 | 5.0% | 5.0% | 0.2% |
温度 | 20℃ | 15℃ | 15℃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③ |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组是( )
A.HCl跟NaOH B. KNO3跟NaCl C. Na2CO3跟H2SO4 D. NaOH跟CuSO4
A.HCl跟NaOH B. KNO3跟NaCl C. Na2CO3跟H2SO4 D. NaOH跟CuSO4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9.7 | 8.7 | 21.6 | 0.4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7.4 | 0 | 3.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
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
D.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10 | 10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 | 21 | 2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
D.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
为检验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放在燃烧匙里,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用附有少量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用此实验方法()
①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碳元素
②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氢元素
③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氧元素
④该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都不能检验出来
①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碳元素
②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氢元素
③能检验出该化合物是否含氧元素
④该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都不能检验出来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④ |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
2B(OH)3+3H2,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化合反应 |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清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A.以氧化镁为原料制取MgCl2 |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
C.工业上生成乙醛:2C2H4+ O2![]() |
D.煤、石油和天然气因为含碳,过度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
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