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 自然界中氧循环
- 自然界中碳循环
- 自然界中氮循环
-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5年5月5日,杭州市阳光单车协会组织开展了以“低碳环保、绿色出行”为主题的自行车骑行活动,低碳生活在杭州是一种时尚。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B.②过程增强后①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②减少大气中CO2 |
C.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③过程的依赖 |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
如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 |
B.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
D.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右图要求的是( )




A.A | B.B | C.C | D.D |
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 X | Y | Z |
A | Fe | FeCl2 | Fe2O3 |
B | Ca(OH)2 | NaOH | NaCl |
C | AgNO3 | Ba(NO3)2 | BaSO4 |
D | H2O | O2 | CO2 |
A.A | B.B | C.C | D.D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C→CO→CO2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④CaCO3→CaO→Ca(OH)2
①C→CO→CO2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和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应消耗的过程中是___ 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反应中,维持大气中CO2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6CO2+6H2OC6H12O6+6O2
③CO2+H2O=H2CO3
(3)科学家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化学方程式:2CO2+6H2 = 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__。
(1)氟里昂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应消耗的过程中是___ 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2)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反应中,维持大气中CO2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 (填序号)。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6CO2+6H2OC6H12O6+6O2
③CO2+H2O=H2CO3
(3)科学家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化学方程式:2CO2+6H2 = 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__。
关于下列物质的转化过程:H2→H2O, CO→CO2, Mg→MgO。说法中错误的是()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
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 D.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所示方向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


选项 | 物质 |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CO2 | CaCO3 | H2O | O2 |
B | NaOH | NaCl | CO2 | Na2CO3 |
C | H2O2 | H2O | O2 | MgO |
D | CaO | Ca(OH)2 | H2O | CaCl2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