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
(1)请你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有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________40克(选填:>、=或<)。
(1)请你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有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所得产物的总质量m________40克(选填:>、=或<)。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如左图所示)的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25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如图,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2秒钟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因此,使用酒精灯是要用________部分加热。

如图为“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实验装置,试管中的水质量、初温均相同,温度计相同,试回答:

(1)实验中将不同食物切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测量________来比较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1)实验中将不同食物切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过测量________来比较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烟道气中的CO2经“捕捉”可用于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甲醇(CH3OH)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用该方法生产16吨甲醇,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吨?_____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甲醇(CH3OH)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用该方法生产16吨甲醇,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吨?_____
“珍惜生命,懂得自救”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生存教育之一,因此掌握一定的安全逃生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列采用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若出现泥石流时,向山谷的低凹处逃跑 | B.若出现火灾袭来时,先保管财物再逃跑 |
C.若出现地震,应马上跑到空旷的地方 | D.若出现拥挤而发生踩踏时,尽量在地面上匍匐前行 |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图中所示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

(1)写出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所示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
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1g氢气和1g氧气化合,生成了2g水
①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1g氢气和1g氧气化合,生成了2g水
A.②和③ | B.①和④ | C.②③④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