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先称取混合物10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1)上表中x=________、y=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为多少?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0.12 | x | 0.36 | 0.4 | y |
(1)上表中x=________、y=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为多少?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
我市的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为了防治大气污染、方便市民安全出行,我市出台了多项新举措。
(1)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将逐渐被淘汰。部分达标汽车的尾气净化原理之一是:
,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市区繁华路段设置如图甲所示的LED指示牌,这种指示牌可以根据车流量改变通行信号,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状。若一个LED指示牌的额定功率为10瓦,正常发光90秒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焦。
(3)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市民关注交通法规和汽车性能。图乙是汽车的两种保险杠在模拟碰撞实验中内能增加的变化曲线图,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解释汽车安装A保险杠比B保险杠更安全的原因。________
(1)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将逐渐被淘汰。部分达标汽车的尾气净化原理之一是:

(2)在市区繁华路段设置如图甲所示的LED指示牌,这种指示牌可以根据车流量改变通行信号,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状。若一个LED指示牌的额定功率为10瓦,正常发光90秒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焦。
(3)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市民关注交通法规和汽车性能。图乙是汽车的两种保险杠在模拟碰撞实验中内能增加的变化曲线图,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解释汽车安装A保险杠比B保险杠更安全的原因。________

下面为两位同学利用各自选择的实验器材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小李的设计:将铁钉与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装于烧杯中,加适当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A。待烧杯内的物质完全反应后,观察天平否再次平衡。
小刚的设计:将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于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适当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B。待两物质反应完全后,观察天是否再次平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A)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哪位同学的实验会导致验证失败并说明原因________。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小李的设计:将铁钉与盛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装于烧杯中,加适当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A。待烧杯内的物质完全反应后,观察天平否再次平衡。
小刚的设计:将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于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适当砝码使天平平衡,如图B。待两物质反应完全后,观察天是否再次平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A)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哪位同学的实验会导致验证失败并说明原因________。
(3)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
一定条件下,M、N、P、Q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质量/g | 3.4 | 0.8 | 64.6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66.4 | 1.6 |
A.N物质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C.该反应中,P、Q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9:8 |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
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答题卷上从左到右依次填写系数)
(1)(________)C2H5OH+(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
(2)(________)Cu+(________)HNO3=(________)Cu(NO3)2+(________)NO↑+(________)H2O
(1)(________)C2H5OH+(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
(2)(________)Cu+(________)HNO3=(________)Cu(NO3)2+(________)NO↑+(________)H2O
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1)能燃烧的是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填序号)。
A 温度降低 B 氧气耗尽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1)能燃烧的是__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填序号)。
A 温度降低 B 氧气耗尽
(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60℃热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由①②得到的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由①③得到的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
(3)小林同学指出图甲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并设计了改进装置图乙。改进装置乙中添加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由①②得到的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由①③得到的有关燃烧条件的结论是___。
(3)小林同学指出图甲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并设计了改进装置图乙。改进装置乙中添加气球的主要目的是_____。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焊接连成长轨,常用反应:xAl + Fe2O3
Al2O3+ 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2 |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C.Al2O3为氧化物 |
D.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克)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克) | x(未知) | 26 | 2 | 1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克 |
B.乙是反应物 |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