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25g甲物质跟5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物质11g丙物质,还有另外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表示它们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A+B=C+D | B.2A+B="C+2D" | C.2A+B=2C+D | D.A+2B=2C+D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m | 20 | 20 |
反应后质量/g | 2 | 待测 | 32 | 26 |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等。他通过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研究。
(1)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研究催化剂的某些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一:分别取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图所示)。

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实验二:从一块土豆的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 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将两份土豆同时分别放入盛30 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 mL量筒中。观察到两量筒内均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而土豆块不能上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1)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总质量增加 |
B.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变大,但是产生氧气总质量不变 |
C.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变大,产生的氧气总质量变大 |
实验一:分别取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图所示)。

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 试剂 压强/KPa | 0 | 60 | 120 | 180 | 240 | 300 |
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 101.86 | 102.99 | 103.42 | 103.67 | 103.99 | 104.00 |
加入氯化铁溶液 | 102.21 | 105.35 | 115.40 | 129. 69 | 145.52 | 163.99 |
加入氯化铜溶液 | 101.50 | 102.73 | 107.53 | 114.78 | 122.49 | 130.39 |
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实验二:从一块土豆的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 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将两份土豆同时分别放入盛30 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 mL量筒中。观察到两量筒内均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而土豆块不能上浮。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A.指针偏向右 | B.指针偏向左 |
C.仍处于平衡状态 |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
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8g碳和3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11g二氧化碳 |
B.6g碳和16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g二氧化碳 |
C.6g碳和20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6g二氧化碳 |
D.32g碳和12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某同学对“擦擦炮”引燃头的化学成分产生浓厚兴趣。他查阅资料:引燃头中通常含有S、KClO3、MnO2等物质中一种或几种,KClO3会与NaNO2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ClO3+3NaNO2=KCl+3NaNO3。为验证引燃头成分,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NaNO2,搅拌后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NaNO2和AgNO3不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为 。
(3)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①刮取引燃头,小心研碎,用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残渣为灰黑色固体。
②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人试管,再加人上述灰黑色固体少许,溶液中很快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③往装有滤液的烧杯中加人过量NaNO2,搅拌后再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NaNO2和AgNO3不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灰黑色固体中含有 ,该固体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2)小阳点燃“擦擦炮”时还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该气体为 。
(3)据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擦擦炮”引燃头的成分有 。
银器发黑发暗原理跟铜器差不多,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硫化氢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银。欲使银器变亮,须用洗衣粉先洗去表面的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在一起,与碳酸钠溶液一起煮,到银器恢复银白色,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后可看到光亮如新的银器表面。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 3 Ag2S + 6 H2O="6" Ag + 2 Al(OH)3↓ + 3
(2)若反应后铝的质量减少了0.9克,则银器上有多少克银变成了硫化银?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 3 Ag2S + 6 H2O="6" Ag + 2 Al(OH)3↓ + 3
(2)若反应后铝的质量减少了0.9克,则银器上有多少克银变成了硫化银?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
2CO2 + 2H2O推测X的化学式()

A.CH4 | B.C2H4 | C.C3H6 | D.C2H6 |
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nO2+2C
Sn+2CO↑。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复分解反应 | D.置换反应 |
(1)美国宇航局的专家最近指出,他们发明了一种可以从月球砂土中提取出氧气的“造氧机器”,则月砂中一定有 元素。
(2)科学家发明了CO2裂解器,它能利用太阳能将CO2温度提高到2400℃,使CO2裂解,释放出CO和O2,从而使CO2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能源。CO2裂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科学家发明了CO2裂解器,它能利用太阳能将CO2温度提高到2400℃,使CO2裂解,释放出CO和O2,从而使CO2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能源。CO2裂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