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弹簧夹的控制对实验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点燃红磷前,弹簧夹必须关闭,否则将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的适宜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木炭代替白磷完成此实验,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入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先预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c= ________ 。   
(3)小组成员小明无意间发现步骤⑤集气瓶内的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会变红。这一现象使得组内成员积极地开展讨论,小科认为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但小明马上反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而实验中又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短时间内不可能使溶液显酸性。请根据正确的的观点,对变红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点时打开了止水夹B.a 点时集气瓶内气压是大气压的 1/5
C.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D.a 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晨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白磷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 A 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 A 瓶中加满 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 K1、K2,从 a 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 K1、K2,此时进入量筒 B 中水的体积为 200mL,观察到 A
瓶中的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 K2,如果观察到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
(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2+H2O+CO2=Cu(OH)2CO3
(3)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_________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选用实际容积为 40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 60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相连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2)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3)检查气密性: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 20mL 刻度处推至 15mL
刻度处,然后松手,若_____,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中,可以看到红磷剧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 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入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 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结果
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工地近日发现了一废弃多年的防空洞,为了检验其是否适合人进入,学校科学小组采集了几瓶洞内空气样品,分别采用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二根同样的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该样品和教室内空气样品,比较燃烧的情况
B.用二只各方面情况相同的小白鼠,分别放入该样品和教室内空气样品,比较活动情况
C.用二根同样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该样品和教室内空气样品,比较复燃的情况
D.用燃烧法测定洞内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与正常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进行比较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