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 1”时,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器材________.
(2)制备氢氧化钠:将 53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碳酸钠溶液与 17 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 1”时,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器材________.
(2)制备氢氧化钠:将 53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碳酸钠溶液与 17 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只含有Mg |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
C.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 |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铁合金的组成,取20克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
(2)此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H2SO4 +Fe=FeSO4+H2↑)
实验序号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 20 | 20 | 20 | 20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克) | m | 14.4 | 12.0 | 12.0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____
(2)此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H2SO4 +Fe=FeSO4+H2↑)
将等质量的CaCO3(块状)和Na2CO3(粉末),分别浸入一定量10%盐酸和10%硫酸溶液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一定没有剩余 |
B.消耗HCl与H2SO4的质量比为73:98 |
C.消耗CaCO3与Na2CO3的质量比为1:1 |
D.反应产生水的质量不相等 |
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 锥形瓶 | 锥形瓶+稀盐酸 |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
质量(克) | 35.5 | 55.5 | 80.5 |
(1)若要配制500克16%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克;
(2)本次实验中,实际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克;
(3)请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另有同学做了同样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于是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8.2,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__(选填“偏大”或“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计算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物质 | 样品 | 加入稀盐酸质量 | 反应后溶液质量 |
质量(g) | 10 | 94.4 | 100 |
试计算:(计算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3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的实验
(2)请计算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 甲 | 乙 | 丙 |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克) | 100 | 50 | 50 |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克) | 50 | 50 | 75 |
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克) | 1.435 | 1.435 | 1.435 |
(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的实验
(2)请计算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线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D.溶液的pH |
为了对海水中氯化钠进行成分分析,甲、乙、丙3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他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请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的实验
(2)请计算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3)若海水的密度以1g/cm3计,那么生成100吨精制食盐,至少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海水?__________(只保留整数)
| 甲 | 乙 | 丙 |
所取海水样品的质量(克) | 100 | 50 | 50 |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克) | 50 | 50 | 75 |
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克) | 1.435 | 1.435 | 1.435 |
(1)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的实验
(2)请计算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3)若海水的密度以1g/cm3计,那么生成100吨精制食盐,至少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海水?__________(只保留整数)
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学生用同一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求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求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