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若将溶液降温到2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 。若要看到20°C的溶液中的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

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取用坩埚时要用______________,仪器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中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取用坩埚时要用______________,仪器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温度下将a%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等温蒸发10克水,得到m克无水晶体;另一份等温蒸发20克水,得到3m克无水晶体,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A.10m克 | B.20m克 | C.30m克 | D.![]() |
一杯30℃的硝酸钾溶液100g,第一次恒温蒸发20g水析出9g硝酸钾,则第二次继续恒温蒸发20克水析出的硝酸钾是()
A.一定等于9克 | B.一定大于9克 |
C.可能小于9克 | D.可能是9克,也可能大于9克 |
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

(1)如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因为食盐(氯化钠)的溶解度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1)如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因为食盐(氯化钠)的溶解度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
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再加入15gKNO3固体,所得溶液仍不饱和 |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②③④⑤均为饱和溶液 |
D.④→⑤可析出48.4gKNO3晶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 |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C.t℃时,4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则该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一定为40g |
D.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
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

(1)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2)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