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水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加入固体质量/g | 5 | 10 | 15 | 20 |
现象 | 固体完全溶解 | 固体完全溶解 | 剩余少量固体 | 剩余较多固体 |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 B.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
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A.![]() | B.![]() |
C.![]() | D.![]() |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质量分数为32%的该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g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A.0℃—10℃ | B.10℃--20℃ | C.20℃--30℃ | D.30℃--40℃ |
已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时,2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克甲;3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那么,在20℃时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
A.S甲=S乙 | B.S甲>S乙 | C.S甲<S乙 | D.无法确定 |
下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据此表我能回答:
(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溶解度可能是______g。
(3)在6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4)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____的方法。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1)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溶解度可能是______g。
(3)在60℃时,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g。
(4)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______的方法。
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 )


A.降低温度 | B.加入溶剂 | C.加入溶质 | D.倒出部分溶液 |
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50℃(水不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 B.溶液的质量 | C.硝酸钾的溶解度 | D.溶质的质量 |
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乙溶液中加入50mL水后,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除了加水还有什么方法使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__。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1)乙溶液中加入50mL水后,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了不饱和溶液,除了加水还有什么方法使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____。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溶剂量越多,溶质的溶解度越大 |
B.某固体物质在指定溶剂里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
C.搅拌可以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
D.某物质在浓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在稀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