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1℃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填序号)_
①温度  ②溶剂种类  ③溶剂质量  ④固体种类  ⑤固体质量
(3)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计算:m1-m2=_ 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由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_ (填“>”“﹦”“<”)硝酸钾的溶解性。
(4)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时的饱和溶液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各种措施中会影响硝酸钾在水里溶解度大小的是()
A.加水B.搅拌C.加硝酸钾D.升温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如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果t3℃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一定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2)往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粉笔灰,振荡后可看到 的现象,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悬浊液;往盛有水的试管里滴加几滴色拉油,振荡后看到是混浊的液体,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 液;往盛有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蔗糖,振荡后看到是 的液体,这时试管里形成的混合物是 液。
(3)如上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20℃时,将30克某物质投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还有10克未溶解,问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A.50克B.30克C.40D.40克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表是氯化钠、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8
36.0
36.63
36.6
37.0
37.3
硝酸钾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___________
(2)50℃时,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___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适宜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关系:甲大于乙
B.20℃时100克乙物质加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0克
C.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