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不可能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B.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和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相等
C.将t2℃时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析出的晶体比b多
D.t2℃15% a溶液降温到t1℃质量分数不变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D.氢氧化钠固体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
 
A.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固体溶解度是51.1g
D.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0%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氯化钠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溶解度/克
12.2
21.8
39.7
53.2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克。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将30克碳酸钠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溶液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
B.40℃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将40℃时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成不饱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一定的温度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
A.有部分晶体溶解,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不能溶解,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溶液的溶解度增大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x、y两种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

(1)在______℃时,x、y两物质饱和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2)在20℃时,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溶液。
(3)在某一温度时把一定量的x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克水,可析出x晶体2克(不含结晶水),则这一温度时x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它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的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