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 |
B.NaCl和 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t℃时,NH4Cl饱和溶液和 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将2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 |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分析上表,第二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因素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
实验温度 | 20℃ | 20℃ | 20℃ | 20℃ | 80℃ |
加入溶剂种类 | 水 | 酒精 | 水 | 水 | 水 |
加入溶剂质量 | 20g | 2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固体种类 | 硝酸钾 | 硝酸钾 | 硝酸钾 | 食盐 | 硝酸钾 |
加入固体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10g |
溶解固体质量 | 6.2g | 0g | 3.1g | 3.6g | 10g |
(1)分析上表,第二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②加入固体质量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溶剂种类
(3)由实验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填“>”“﹦”“<”)食盐的溶解度。下图表表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要增加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克)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138 | 169 |
A.加糖 | B.搅拌 |
C.升温 | D.降温 |
小明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明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味如何,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烹煮牛肉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小明同学取锅中少量汤品尝。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味如何,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某同学为配制5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经过计算,要称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和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其操作如图①②所示。操作①的错误在于 ;操作②将导致实际取水的体积比理论上需要的(填“偏多”或“偏少”或“不变”) 。

(2)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③),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④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增多。

(2)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③),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④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增多。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要把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 ,原因是 。

(2)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水溶液,让一个较大的木块在液面上漂浮,当时溶液的温度约60℃,然后小明让溶液冷却,注意观察。请你说出小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 , 。

(3)现有一杯硝酸钾溶液,杯底有固体剩余。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4)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5)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
(6)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可多选)。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1)要把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可采用的方法是 ,原因是 。

(2)小明用热水配制了大半烧杯硝酸钾的饱和水溶液,让一个较大的木块在液面上漂浮,当时溶液的温度约60℃,然后小明让溶液冷却,注意观察。请你说出小明会看到的两个现象 , 。

(3)现有一杯硝酸钾溶液,杯底有固体剩余。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4)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 (填序号)。

(5)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
(6)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 (可多选)。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根据下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温度高于t20C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
(2)P点表示_______。
(3)A、B、C的溶解度为B>A>C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1)当温度高于t20C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
(2)P点表示_______。
(3)A、B、C的溶解度为B>A>C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水 | B.酒精 | C.汽油 | D.苯 |
汽水饮料拉开密封盖时,有气泡冒出,喝下去后又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是( )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
已知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如果要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可行的是( )
A.改变溶剂的量 |
B.改变温度 |
C.改变搅拌的速度 |
D.改变硝酸钾的颗粒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