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已知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克,如果要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可行的是( )
A.改变溶剂的量
B.改变温度
C.改变搅拌的速度
D.改变硝酸钾的颗粒大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2 06:1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t
2
℃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
B.甲物质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
1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t
1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同类题2
选择下面相关词语填人下列短文的空格中(填序号)。
①饱和 ②不饱和 ③浓 ④稀 ⑤溶剂 ⑥溶质 ⑦溶液 ⑧温度
溶液的浓与稀是指一定量
中
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
是否变化无关;
与
指
是否达到了最大的溶解的限度,受
和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状态,与溶液的
与
无关。
同类题3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食盐、蔗糖和淀粉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你认为他们做这个实验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
A.溶质颗粒大小
B.溶剂的温度
C.溶剂的种类
D.溶剂的质量
同类题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
1
℃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
2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
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同类题5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
g。
(2)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
(填序号)。
①温度 ②加入溶剂种类 ③加入溶剂质量 ④加入固体种类 ⑤加入固体质量
(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
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80℃时的饱和溶液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