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
C.密度与质量、体积有关 |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只是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下列有关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密度的公式![]() |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密度大 |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 D.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一定小 |
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
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
水 | 1.0×103 | 水银 | 13.6×103 |
冰 | 0.9×103 | 干松木 | 0.5×103 |
煤油 | 0.8×103 | 铜 | 8.9×103 |
酒精 | 0.8×103 | 铅 | 11.3×103 |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
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
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g/cm3 |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
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A.铜的体积比铝大 |
B.铜的密度比铝大 |
C.铜的硬度比铝大 |
D.铜的质量比铝大 |
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
关于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ρ和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 B.物质的密度ρ和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 C.物质的密度ρ和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和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 | D.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
将一密封袋装食品从山脚拿到山顶,会看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该食品袋内气体的质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同);气体的密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