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定温度范围内,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若水的温度从8℃降至2℃,则此过程中水的密度( )


A.先变小后变大 |
B.保持不变 |
C.先变大后变小 |
D.一直变大 |
有一个密闭容器(如下图),在b点放上冰块,则水流动方向是_________。如果在a点用酒精打加热,则水流方向是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如下图所示,下列四个容器中,装有不同比例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b处上升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17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特殊的温度计,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某课题小组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 (填“大”或“小”);
(3)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 。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高度h(厘米) | 30.0 | 24.9 | 19.7 | 14.6 | 9.4 | 4.2 |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厘米) | | 5.1 | 5.2 | 5.1 | 5.2 | 5.2 |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 (填“大”或“小”);
(3)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 。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下列操作能实现的是( )


A.在A处放冰块 |
B.在C处加热 |
C.在B处加热 |
D.在D处加热 |
某研究型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右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到2℃的过程中(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 D.水密度一直变大 |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水在不同状态、不同密度时,是如何确保水生生物生存的( )
水的状态 | 固 态 | 液 态 | 气 态 |
水的密度/g·mL-1 | 0.917 | 1.000 | 0.0008 |
A.冬季,冰沉到池塘底部,促使生物冬眠 |
B.冬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 |
C.夏季,水蒸气沉到池塘底部,给生物带来氧气 |
D.冬季,池塘水面结冰,能隔绝冷空气,从而保护水生生物免受低温的伤害 |
北方城市的住房中都设计安装了暖气片,问最有效的安装方位在哪里()
A.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 B.靠近地面的墙上 | C.房间的中间 | D.任何地方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