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g。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②往烧杯内倒入10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___g。
关于物质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 |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 C.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 |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煤油 | 0.8×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冰 | 0.9×103 |
水 | 1.0×103 | 铝 | 2.7×103 |
水银 | 13.6×103 | 铜 | 8.9×103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和心得.请你将它展示出来,与老师、父母、同学一起分享.现在请拿起钢笔或圆珠笔来答题,关于在答题过程中钢笔或圆珠笔中墨水的几个量中保持不变的是( )
A.重力 | B.质量 | C.密度 | D.体积 |
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观察铜牌颜色 | B.测铜牌的质量 |
C.测铜牌的体积 | D.测铜牌的密度 |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 |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
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