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他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
A.铜的体积比铝大 | B.铜的密度比铝大 |
C.铜的硬度比铝大 | D.铜受到的浮力比铝大 |
小明学过密度知识后,想通过测定密度的方法判断一种液体,方法如下;取一只空烧杯倒入该种液体10毫升时,他用天平测得总质量28g,当他又倒入该种液体10毫升时总质量为36g,试根据这些数据,请您帮小明判断该种液体密度为多少?可能是什么液体?
常见物质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
常见物质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
一些物质的密度 | ||||
物质 | 硫酸 | 水 | 煤油 | 酒精 |
密度(kg·m-3) | 1.8×103 | 1.0×103 | 0.78×103 | 0.8×103 |
以下有关密度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块砖敲碎后,碎块的密度将变小 |
B.铁的密度比木块大,指的是铁的质量大于木块的质量 |
C.纯水密度为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的纯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
D.空气的平均密度1.29千克/米3,可推测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0千克 |
一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克,大小如图所示(边长2厘米)该金属是由下表中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A.铝 | B.银 | C.金 | D.铁 |
王聪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_________起固定作用。
(2)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 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 (填“串联”或“并联”)
(3)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于是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筷子露出液面_______(填“多”或“少”)的密度大。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_________起固定作用。
(2)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 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 (填“串联”或“并联”)
(3)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于是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筷子露出液面_______(填“多”或“少”)的密度大。
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酒吊”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kg酱油的“酒吊”来量度白酒,则对装满一“酒吊”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酱油>ρ白酒)( )


A.大于0.5kg | B.小于0.5 kg | C.等于0.5 kg | D.无法确定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块砖被敲碎后,碎砖的密度将不变 |
B.一瓶氧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在减少,密度也减小 |
C.纯水的密度1.0×103千克/米3,表示1米3 纯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
D.空气的平均密度1.29千克/米3,可推测一间普通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0千克 |
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学生用超薄材料制成的气球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气球内可能的气体是()


A.甲烷 | B.氧气 | C.氯气 | D.氢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