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 密度
- 密度及其特性
-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
- 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 密度与温度
- 设计实验测密度
- 液体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密度公式的应用
- 密度的大小比较
- 探究密度特性的实验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下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是( )
A.![]() |
B.![]() |
C.![]() |
D.![]() |
阅读了教材“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王决定进行一下尝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N.(g=10N/kg)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ρ﹣V图象,据图象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ρ﹣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_____)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A的长度为20cm后,作出了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在距A上表面h=_____cm处,并作了标记.(ρ水=1.0×103kg/m3)•
(4)为了保证收益结果,两人将A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B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成了.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N.(g=10N/kg)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如图甲所示的ρ﹣V图象,据图象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ρ﹣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_____)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测量出A的长度为20cm后,作出了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在距A上表面h=_____cm处,并作了标记.(ρ水=1.0×103kg/m3)•
(4)为了保证收益结果,两人将A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B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成了.
一只轻质的瓶子(质量不计)底面积为100厘米2,容积为450厘米3,装有0.2千克的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衔来很多小石块填到瓶子里。当水面上升到瓶口时,乌鸦投入瓶中石块的总体积为_________厘米3,石块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千克,此时瓶子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帕。(石块的密度为2.6×103千克/米3)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____________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 (a) 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 (b) 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 ρ水(=/>/<),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____ 。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 刻度线的__________(上/下) 方。
(4)为检验刻度的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 (c) 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用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______________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 (a) 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 (b) 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_____ ρ水(=/>/<),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____ 。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 刻度线的__________(上/下) 方。
(4)为检验刻度的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 (c) 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用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科是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一天,妈妈到超市购买了一台家用豆浆机,他仔细观察了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和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 起固定作用。
(2)小科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哪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小科用同一支筷子, 的密度大。
(1)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 起固定作用。
(2)小科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哪个大,但手中没有密度计,也没有天平和量筒。于是小科用同一支筷子, 的密度大。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管中的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下列操作能实现的是( )


A.在A处放冰块 |
B.在C处加热 |
C.在B处加热 |
D.在D处加热 |
一块长方体花岗岩纪念碑高、宽、厚分别为10m,3m,2m,密度为2.5×103kg/m3,如果直接耸立在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由于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2×105Pa,为使地面能承受纪念碑,现把纪念碑立在高1m,密度为2×103kg/m3的长方体基石上,则基石的底面积为________m2。
某通缉逃犯在水平潮湿泥地上站立时留下一对清晰的脚印,深度为1.8厘米。为了知道该逃犯的质量,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形状和面积相同的鞋模,经测量每只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厘米,质量675克,发现使潮湿泥地达到相同深度的压强为1.5×104帕,请你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出:(ρ蜡=0.9×103千克/米3),求该逃犯的质量是多少?

小海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在实验室里测量这个工艺品的密度。
(1)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 克。
(3)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b;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c,则实心铜块的体积为 厘米3。
(4)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 。(选填“大”、“小”).
(5)小海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
(1)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工艺品的质量为 克。
(3)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b;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c,则实心铜块的体积为 厘米3。
(4)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密度比铜的密度 。(选填“大”、“小”).
(5)小海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
